川觀新聞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付喬崧
新學期開學在即,剛剛進入大學的同學們,其實已開始思考畢業后從事的工作方向。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行業,無疑也是當前大學生關注度較高的職業方向。
不久前,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新調整了一批專業,其中新開設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無人機應用技術等專業。新專業要學習哪些課程?就業前景如何?8月28日,帶著疑問,川觀新聞記者來到該校,近距離了解相關新專業的情況。
擁抱人工智能+
培養能上手解決問題的實踐型人才
“我回來啦”,隨著一聲語音指令,在學校人工智能學院的展廳里,燈光瞬間開啟,空調隨即自動調節到26℃的舒適溫度。這里是人工智能與家居產品融合的一個樣板間,也是該院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學生的實踐場地。
教學場景-智能家居
不久前,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對計算機專業群進行調整,新開設了人工智能學院,其核心專業就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我們側重于人工智能的應用落地,隨著人工智能+的推進,許多行業都有大量的人工智能應用落地需求,而我們培養的就是能上手、會實操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綿陽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李礁說。
正值開學前的準備階段,該院的多個實踐教室的教學設備已提前就緒,包括智能機器人實驗室、物聯網工程實驗室、人工智能視覺實驗室等都已調試完畢。
李礁正在海外大學攻讀人工智能專業的博士學位,在他看來,人工智能專業的崗位可以分為上游和下游,其中上游是面向算法研發、模型創新設計等領域,適合本科及以上的同學,而下游偏向應用場景落地,包括數據標注、AIoT、智能體等領域,而隨著眾多傳統行業加速人工智能轉型,將帶來大量崗位需求,這樣的技能人才崗位恰恰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力的方向。
“春江水暖鴨先知”,面對產業發展變化,職業教育總是最先響應的教育類型。在新開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的同時,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還對其他計算機類專業進行了調整:網絡技術專業重點面向云計算領域,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算力保障;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新增了人工智能安全方向;動漫制作技術專業聚焦AIGC賽道,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影視、動漫制作效率。
教學場景-智慧無人超市
切入低空經濟
行業急需的是有“駕照”的操控人員
“今年新開設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很受學生歡迎,55個學位都是第一志愿錄取的。”見到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院長胥勛濤時,他正在研究為這個新專業添置相關教學設備。
該學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74年,最初聚焦于機電領域,后來隨著產業發展陸續調整為電氣自動化,在今年新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前,該學院已經開設了工業互聯網、工業機器人等新專業。
在2024年,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已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同成立低空經濟產業學院,采取訂單班等方式共同培養學生。而隨著低空經濟的高速發展,無人機應用領域的崗位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在2025年,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
“技能培養主要集中于無人機的裝調和操控方面。”胥勛濤說。據介紹,當前注冊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多達數百萬臺,而有“專業駕照”的操控人員只有幾十萬,特別是在一些植保、測繪等專業領域,對專業的操控人員需求越來越大。
未來,該學院還將成立無人機培訓中心,可面向社會開設無人機操控培訓班,培養更多無人機應用技能人才。“同時我們也將對原來的工業機器人專業進行調整,與綿陽正在大力發展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進行更緊密的聯系互動。”胥勛濤說。
值得注意的是,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這幾個新專業,都緊緊跟隨綿陽的產業發展路線圖。四川明確將綿陽作為人工智能等5條重點產業鏈的主要承載地,以及銀發經濟等8條產業鏈協同發展地。在此基礎上,綿陽進一步篩選出7條特色產業新賽道,形成重點產業建圈強鏈的“587”產業體系,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機器人等均位列其中。“我們會緊扣現代產業發展趨勢和綿陽產業發展實際,努力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優秀、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