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觀察 李文星
8月28日,川觀從南充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力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主題新聞發布會(蓬安專場)獲悉:蓬安全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正有序推進,目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30余萬畝,預計2026年底將達到43.85萬畝。
發布會現場。汪澤民 攝
據了解,2023年蓬安成為全國八個之一、四川唯一的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縣。以此為契機,蓬安立足丘陵地區實際,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護、高效益利用,扎實推進項目建設。“比如在規劃方面,我們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項目建設位置和建設內容。” 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蔣熙平舉例,對平壩連片區域,統一平田整地、改小并大,提升農業規模化生產和機械化作業水平;對淺丘坡臺地塊,側重規劃坡耕地改造、完善田間道路體系和灌排水工程。
據統計,按照“一平”(田塊平整)、“兩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產量、效益)的標準,全縣已建成“田成方、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30余萬畝,“確保2026年底建成43.85萬畝高標準農田,確保試點任務完成”。蔣熙平表示。
全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正是蓬安實施“六個全域”,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之一。
蓬安縣錦屏鎮馬回社區,廣袤田園,宛如大地的“調色板”。周亮 攝
蓬安縣委常委、副縣長蔣鵬程介紹,當前蓬安正以全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域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全域推進農業機械化、全域推進農業產加銷一體化、全域推廣羊角嘴村發展模式、全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為核心抓手,奮力繪就三幅新時代的鄉村畫卷。
第一幅畫卷是繪就“糧油沃園圖”,通過全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全域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來實現。以農業綠色發展為例,全縣著力培育“兩品一標”農產品19個,其中蓬安蘿卜、蓬安大米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蓬安錦橙”被納入《中國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和《中國農產品品牌名錄》,基本形成以糧為主、糧經統籌、綠色生態、高質高效的現代農業綠色體系。
蓬安縣睦壩鎮,連片高標準農田里水稻長勢喜人,“豐”景如畫。周亮 攝
第二幅畫卷是繪就“產業旺園圖”,通過全域推進農業機械化和全域推進農業產加銷一體化來繪制。目前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突破85%。“我們堅持以工業理念抓農業,形成糧油、生豬、果蔬三大全產業鏈。”蔣鵬程說,蓬安在工業園區規劃建設2000畝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8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即將突破百億元大關。
第三幅畫卷是繪就“詩畫家園圖”,通過全域推廣羊角嘴村發展模式和全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來描繪。羊角嘴村通過黨建引領、機制創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120萬元。通過在蓬安的全域推廣,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年收入10萬元以上村占全縣三分之一。同時,蓬安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實施“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一體推進“路、水、電、氣、訊”強基工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