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 川觀新聞記者 羅海韻
金秋送爽,果香四溢。8月22日,廣安市鄰水縣城北鎮馬林村的山水間農場,成片的紅心獼猴桃綴滿枝頭,半山坡的空氣中彌漫著果香。正值最佳采摘季,不少游客慕名來到獼猴桃園采摘。
鄰水縣城北鎮馬林村山水間農場,游客在采摘獼猴桃
“帶孩子體驗采摘,既親近自然,又懂得勞動的價值。”來自重慶的游客李女士一邊挑果實,一邊用手機記錄歡樂時光。農場負責人鄭瑞芳則表示:“今年氣候適宜,獼猴桃產量較高,現在已全面進入采摘季,歡迎更多人前來品嘗這份天然甜蜜。”
據悉,這座果園依山勢而建,半山地形為果樹生長提供優厚環境,充足的日照和顯著的晝夜溫差,讓果實積累了豐富糖分。農場采用有機種植方式,以天然肥料和油菜籽餅為主要肥源,保障果實的純凈天然。
剛采摘的獼猴桃
從零散種植到規模開發,一顆小果子撬動大產業。曾以傳統種植為主的馬林村,面臨村民“一畝地年收入不過兩三千元”的困境。2016年,馬林村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帶領20余名村民代表,赴多地考察農產品銷售情況,最終鎖定經濟效益是傳統作物數倍的紅心獼猴桃,發展規模化特色種植。
通過引進廣元市蒼溪縣優質獼猴桃品種,并邀請當地業主羅石平、鄰水紅心獼猴桃基地業主王學銀提供技術指導,馬林村開啟了規模化種植之路。該村采用“公司+專合社+農戶+認領”模式,帶動150戶農戶加入種植,目前規模化種植面積已達330畝。2024年,該村獼猴桃產業迎來豐收,土地流轉為村集體增收13.2萬元。
獼猴桃產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自2016年至今,果園已帶動周邊350余名村民就業,采摘旺季日均用工超30人,人均年務工收入達到4500元,為村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今年,農場年產量穩定在4000斤左右,經濟收入超過3萬元。”馬林村鄭啟安是自主承包土地種植的受益者,他承包了3畝土地,創辦了山水間農場,成為當地產業發展的典范。
鄰水縣城北鎮馬林村山水間農場,村民捧著剛采摘的獼猴桃
采摘季里藏著“甜蜜經濟”。馬林村的銷售渠道覆蓋批發、零售及電商,未來計劃打造旅游休閑基地,推進農林文旅深度融合。“下一步將完善村內基礎設施,改善道路環境,修建產業路,方便游客采摘體驗。”馬林村黨支部書記吳昌銀表示。
(鄰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可以!農業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