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川觀新聞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付喬崧
8月21日14點,天氣悶熱,三臺縣永明鎮梓潼廟村村委會的農家書屋門口又來了幾名小朋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1歲的陳佳琪踏進書屋,很快選中了一本《萬物有道理》。這本愛心企業捐贈的科普書,和其余2000余冊更新的書籍,讓這個農家書屋成為暑假里最受村里孩子歡迎的“寶地”。
三十平米的空間里,墻面貼滿童趣涂鴉畫,窗邊書架分列“科技”“文化”兩類標簽。回憶起3個月前農家書屋的樣子,綿陽市委辦駐村工作隊隊員張忠鑫不僅有些感慨 。
“當初書架空得能‘跑馬’,已有的書籍也多是農技實用方面的,小孩子不感興趣,大家很少來這里讀書。”張忠鑫說。為幫助農家書屋充實書籍,特別是能向孩子們提供大家感興趣的新書,今年初春,駐村工作隊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以及十余所高校等發去郵件。“沒想到上海交大第一個響應,西北農大直接寄來三大箱青少年繪本。”截至目前,駐村工作隊已為三臺縣12個村爭取到6000余冊圖書。
隨著村里的孩子們陸續來到農家書屋,歡聲笑語飛出窗外,靜謚的鄉村瞬間變得生動起來。
“這小壁虎還有一條長尾巴哦!”手工區里,駐村工作隊隊員肖蒲元握著男孩小手正在捏彩泥。書架角落的《安全我知道》叢書邊堆滿彩泥玩偶。
“注意觀察狗尾巴花和稗子草有什么不同哦!”在書屋另一角,駐村第一書記李梓驥將采來的野花野草插在瓶里當教具,教幾個孩子素描。陳佳琪用馬克筆將狗尾草畫成卡通造型,在畫紙角邊落筆寫上“我在農家書屋的快樂時光”。
“每天來書屋是我最快樂的時光。”陳佳琪說,她的父母在外打工,她常年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每當放假回家,不是摸魚就是擼貓,要不就是刷手機。“今年村里的農家書屋建起后,這個暑假特別有意義!”
通過外界捐贈的新書,村里孩子還交到了新朋友。陳佳琪從書包里抽出一張卡片,上面有來自上海一位中學生寫給孩子們的留言祝語。陳佳琪選閱到這位中學生捐贈的書后,讀到夾在書中的卡片特別感動,她通過駐村工作隊輾轉聯系上這位中學生,倆人還成了朋友。
暑假還沒結束,但更多新書也已在路上。據介紹,后續4000冊書已在路上,可再幫助8個村農家書屋更新書籍,滿足更多農村孩子的閱讀需求。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