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游飛 陳麗霏
“三星堆博物館年均接待游客從1997年開館后的70萬人次,到新一輪考古發掘后的130余萬人次,再到新館建成后超過600萬人次,增長了近9倍。”8月19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萬千氣象看四川·文旅融合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德陽專場上,德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怡亮出這組數據切片,展現出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德陽速度”。
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明確支持德陽建設國際旅游城市。扛起省委賦予的重大使命、把握發展機遇,德陽底氣何在?思路何在?
孝泉鎮舉辦“城隍出巡”活動。旌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看底氣:
背倚成都,擁有世界級IP和兩大旅游環線
“世界三星堆,安逸游德陽”,10個字概括了德陽區域文旅品牌。
三星堆作為德陽最具辨識度和國際認可度的文化印記,新一輪考古發掘持續引發全球關注和熱議。2023年7月以來,三星堆先后在秘魯、希臘、美國、埃及、法國等地,舉辦參與了14場海外展覽,一件件“出差”的文物,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追捧。2024年,三星堆累計接待游客超600萬人次,門票收入超3億元,文創產品收入超2億元。
“看了展覽以后想到三星堆遺址親眼一睹,是很多人最熱切的期盼。同時,國際旅游城市要有核心競爭力,三星堆無疑是最具有獨特性且不可替代的抓手。”黃怡介紹道。
而“安逸”兩字則承載著自然、文化、民俗三層緯度。“德陽自古便是備受眷顧之地。”黃怡細數家珍,“老天爺賜予了德陽龍門山脈、龍泉山脈等自然資源,老祖宗留下了德陽文廟、德孝城等文化瑰寶,老百姓創造了綿竹年畫、倉山大樂等民俗生活。”
龍門之巔一號公路。什邡市委宣傳部供圖
豐富的資源給予了“文旅+百業”和“百業+文旅”的更多可能性。當前,德陽正加快打造龍門之巔·國際旅游度假區,打造天府冰雪小鎮、云溪谷漂流、文博半山等串聯成線的避暑休閑目的地。“文旅+工業”方面,德陽正推進建設科普基地和智造園區,構建以工業文化博物館為代表的工業旅游鏈。“文旅+農業”方面,德陽正提質升級以紅豆村、南山村為代表的77個文旅名村,打造“一村一主題”的鄉村文旅矩陣,滿足多元游客需求。
區位優勢的作用也在顯現。“成都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也為德陽提供了鏈接全國、擁抱世界的絕好先機。”黃怡表示,德陽是距成都最近的地級市,坐擁大龍門山、大龍泉山旅游環線,依托都市圈內最佳通勤,既能滿足成都都市圈2500萬“圈里友鄰”的近郊體驗,也能契合各地來客的觀光愿景。
中江掛面村掛面場景。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理思路:
以三星堆為引擎,不斷創新“文化+場景”模式
坐擁三星堆這一世界級IP,德陽如何利用其影響力輻射全域?答案是:打好“文化+旅游+百業”融合牌,以項目為抓手、場景為紐帶、服務為保障,將“網上熱度”轉化為“線下流量”和“游客時長”。
“我們要讓場景更新穎,把游客吸引過來。”德陽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何學軍表示,德陽將以三星堆為核心,創新“文化+場景”模式,重點打造“三星堆一古蜀文明線”“熊貓專列——工業遺產線”等跨境精品線路,串聯金沙遺址、龐統祠等文化地標,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遺產走廊。同時,通過“三星堆+”模式,與劍南春、綿竹年畫等優勢資源深度合作,實現品牌聯動發展。
三星堆博物館展品。唐茜 攝
活動賦能是引爆點火的加速器。德陽將推進三星堆IP冠名重大節會、重大賽事、重大展會,辦好三星堆國際面具文化周、堆堆消費節等特色活動。推動“三星堆+區域品牌”,支持三星堆與劍南春、綿竹年畫等優勢資源合作,實現強強聯手、共贏發展。
依托三星堆的全球影響力,德陽的營銷觸角正積極伸向世界。“我們將借力三星堆全球巡展、國際友城(如韓國江陵)推介會,定向吸引免簽國客源,并聯合頭部旅游平臺推出多語種定制線路,覆蓋全球主要客源地,讓國際游客無憂暢游德陽 。”何學軍介紹。
“我們正主動融入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推進總投資千億元的百個重點文旅項目,將世界級資源轉化成世界級體驗。”黃怡表示,德陽正強化城市文化的國際表達,開展文化基因解碼行動,規劃建設一個個“德陽之窗”,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地標、文化地標。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感覺三星堆之于德陽有點獨立存在,我的意思是最火的還是三星堆,其他地方并沒有很出圈,包括很棒的綿竹年畫村!要繼續加油哦!
期待德陽持續雕琢“文化+場景”的獨特體驗,把網上的流量熱度,真正轉化為線下的沉浸暢游,在文旅高質量發展中書寫更精彩的“德陽故事”!
德陽,文化底蘊深厚,未來可期
流量非常重要
三星堆,讓世界了解德陽
期待德陽成為國際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