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尹夢奇 攝影 吳聃
“青藏高原區域生態系統總體穩定,局部變化劇烈?!?月19日,第三屆國家公園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歐陽志云在主旨演講中提到,受區域自然條件脆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青藏高原的生態風險不確定性增加。
歐陽志云。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地球上最獨特的地質和生態地理單元。在2022年發布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中,該區域布局了13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形成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占國家公園候選區總面積的70%。
近年來,青藏高原區域生態系統退化、生境破碎與物種滅絕風險仍然存在。歐陽志云舉例說明,該區域內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為低、差等級的約占森林總面積40%,草原生態系統質量為低、差等級的面積占比則近70%。“這也是推進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建設、生態保護修復的主要原因?!?/p>
面對新挑戰,需要新思路。歐陽志云表示,青藏高原國家公園布局應當遵循科學性、國家代表性、原真性、完整性等原則。例如,每個生態地理區內至少建設一個國家公園,同時每個國家公園在面積上能保障生態系統過程的完整和珍稀瀕危動植物的繁衍生息。
“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面積將占青藏高原面積的35%以上?!睔W陽志云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努力守護青藏生態,努力擔負起時代責任
建設生態屏障、修復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