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雅安市漢源縣順河彝族鄉7000畝核桃林迎來采收季。果農們穿梭林間,忙著敲打、撿拾,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田間地頭。為回應村民對核桃銷路的關切,順河村“兩委”,積極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網絡,全力拓寬核桃銷路,助力村民增收。
清晨,陽光灑滿順河彝族鄉層巒疊翠的山野,暖風中帶著泥土與青皮核桃的芬芳。“今年的核桃質量怎么樣?打核桃爬樹要尤其小心……”這些日子,順河村黨總支書記陸亞平比往日更加忙碌,他深入田間地頭,實地了解核桃采收進度,關切詢問銷售情況。
核桃林里,果農邱剛緊握長竹竿,手臂揮動間,竹竿精準敲打在高處枝頭,發出清脆的“咔嗒”聲,成熟的核桃如雨點般簌簌落下。妻子和放暑假的孩子們彎腰在樹下草叢間靈巧穿梭,麻利地將滾落的果實拾進竹筐和背簍。他告訴記者:“目前銷售價格比較穩定,第一批五塊五每斤賣了一千多斤,估計今年能賣兩萬塊錢左右。”邱剛平時在外務工,核桃采收季便趕回家中。家里的十多畝核桃林,是妻子日常精心管護的成果,也是全家重要的經濟來源。像邱剛這樣的農戶在順河村還有很多。核桃產業是當地重要的支柱產業,承載著眾多家庭的增收希望。
然而,豐收的忙碌中,也伴隨著對銷售的思量。采收季集中、量大,如何順暢地將這些青皮核桃賣出去、賣個好價錢,是村民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今年核桃開始賣了,大家對銷售有啥想法?”“沒車拉不太方便……”“如果有收購商來村里收就好了……”了解到果農的期盼,陸亞平帶領順河村兩委,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
針對即將到來的銷售高峰,順河村已精心織就一張助農增收的“立體網絡”:核心是拓寬渠道。線下,直接對接聯系收購商,實現家門口銷售;線上,組織村里的年輕人,拍攝宣傳核桃品質的小視頻,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平臺推廣,開展電商銷售。夕陽的余暉為忙碌的核桃林鍍上溫暖的金色。
在順河村的田間地頭,一筐筐、一簍簍飽滿的青皮核桃,正被集中裝車。這些沉甸甸的果實,不僅是村民們辛勤勞作的結晶,更承載著家家戶戶增收致富的樸實心愿。目前,順河彝族鄉7000畝核桃已全面進入采收期,采收工作將持續一個月左右,誠邀各地客商前來收購。
漢源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