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琳在全省防汛減災、地災防治、安全生產工作暨省安委會2025年第三次全體成員視頻會議上強調
保持臨戰狀態 壓實責任鏈條
全力打好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產攻堅戰
川觀新聞記者 李淼
7月23日,全省防汛減災、地災防治、安全生產工作暨省安委會2025年第三次全體成員視頻會議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出席并講話,強調要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和省委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統籌安全風險防范和經濟社會發展、世運會籌辦,保持臨戰狀態,壓實責任鏈條,全力打好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產總體戰協同戰攻堅戰,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施小琳指出,當前全省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世運會即將舉辦,疊加暑期、旅游高峰期,防汛減災和安全生產工作進入最吃緊、最關鍵階段。要時刻繃緊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這根弦,樹牢底線思維、強化極限思維,認真復盤并深刻汲取各類事故教訓,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全力確保平穩度汛。
施小琳強調,要抓緊抓細抓實“防抗救”全鏈條各項措施。強化監測預報和短臨預警,以實戰檢驗“揭榜掛帥”科技賦能防災減災成果,提高精準性、確保全覆蓋,加強應急響應聯動、信息閉環管理,確保每一個最小工作單元既“叫醒”也有“回應”。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水利設施、在建工程、城市內澇、涉旅安全、臨溝臨崖,以及世運會賽事側城市側等重點領域重點部位巡查檢查,做好應對極限情況準備,因地制宜強化人防、技防、物防手段和工程、非工程措施,確保隱患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剛性執行避險轉移措施,嚴格落實“三個避讓”“三個緊急撤離”要求,強化對獨居老人、傷殘人員、避暑游客等避險幫扶,加強信息交叉核實驗證,確保應轉盡轉、應轉早轉,嚴防人員擅自返回,守住“不亡人、少損失”底線。全方位做好應急準備,合理在高風險區預置救援力量,針對性匹配和前置各類物資,加快配備“小快輕智”新型裝備,推動技術手段與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要著力形成齊抓共管高效聯動的工作合力。嚴格落實各方責任,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層級響應,推動屬地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防災人直接責任和防范措施落地落細。完善協同聯動機制,推進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區域間聯防聯控。嚴肅汛期工作紀律,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規范信息報送程序,保持應急指揮體系高效順暢。
施小琳要求,要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舉一反三抓好發現問題整改,緊盯城市消防、高空作業、交通、城鎮燃氣、礦山、旅游和防溺水等方面,工作前移、力量前置、緊盯末梢,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共同筑牢人民防線,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董衛民主持會議,副省長楊興平、胡云,省政府黨組成員黃瑞雪出席。省安辦通報有關情況,雅安市、瀘州市、甘孜州發言。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于一切
為人民安全保駕護航
壓實責任鏈條,做好每一項工作
防災減災,我們一起努力
保持臨戰狀態
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確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