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王培哲
沿宜賓市敘州區金沙江大道前行,一片林立的塔吊標示出宜賓儲能產業園的所在位置。近日,記者在產業園建設現場看到,以中車時代儲能基地項目為圓心,半徑1公里范圍內都在熱火朝天地施工。
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新型儲能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競爭激烈的新興產業之一。宜賓就是沖刺在這一新賽道上的一名“種子選手”。
目前,宜賓動力電池產業產值已突破千億,晶硅光伏、數字經濟產業正朝千億目標邁進,發展新型儲能產業有良好基礎,吸引儲能項目紛至沓來。自首個儲能項目開工1年多來,宜賓儲能產業園已開工3批項目,4月又有8個儲能項目簽約。
如何在儲能產業新賽道上跑得更快更穩?在做大“超級充電寶”的同時,宜賓已將應用場景拓展提上日程。
宜賓市敘州區的宜賓儲能產業園內,中車時代儲能基地項目生產場景。 羅順 攝
建:產業鏈越來越完整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5宜賓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8家企業牽手宜賓,投資建設一批儲能產業配套元器件生產線及研發中心,總投資近30億元。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簽約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儲能行業龍頭——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的合作伙伴。同時它們又“各懷絕技”,分別位于儲能電池艙的線束、箱體、調試等多個細分賽道。它們的落地,將填補宜賓儲能產業上下游多個領域的空白。
深圳開譜勒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胡雄說,公司即將落地一條人工智能相機生產線,用于中車時代儲能項目自動化產品檢測;成都深瑞同華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透露,將落地研發設計中心,生產儲能系統的核心控制組件EMS系統。
宜賓市敘州區儲能專班負責人陳君介紹,包括EMS系統、自動化產品檢測儀器在內的這些儲能產品核心組件,個頭小、價值高,投產后將在園區內實現“隔墻運輸”,極大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大唐雅安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承建的宜賓市敘州區的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項目,這是城市電網側儲能項目。 羅順 攝
“從產業鏈的完整度、專業度來看,宜賓儲能產業園極具優勢,特別是園內布局的核心組件生產企業,為企業產品升級創造了可能。”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儲科技董事長趙勇說。去年,該公司決定在宜賓建生產基地,一期3吉瓦時產線預計“五一”假期后投產。
截至目前,已有中車株洲所、中儲科技、新艾電氣、弘正儲能等22個產業項目落地宜賓儲能產業園,基本覆蓋儲能產業生產鏈條關鍵環節,18吉瓦時規模的儲能系統集成產能已初步形成。
不同細分領域的產業龍頭落地宜賓,也帶來不止一個“朋友圈”。不同“朋友圈”中的產業伙伴交匯重疊,正在引發更多“化學反應”,讓這個“超級充電寶”越做越大。
用:主動拓展應用場景
“劉大爺,這兩天中午還停電嗎?”4月24日,宜賓市南溪區南溪街道石坎村,供電所巡檢員陳國斌走進居民家中了解供電情況。日前,村里新裝了一臺“充電寶”,能容納20度電,白天儲存村里公共太陽能板轉化的電能,在用電高峰時期自動“放電”,將村民家中的電壓保持在正常范圍。
這是川內首次將分布式光伏、儲能與電壓控制技術結合,用于解決線路末端電壓不穩定的問題,也是宜賓探索儲能產品應用場景的嘗試之一。
正在建設中的宜賓儲能產業園。 羅順 攝
除了在居民用電領域嘗試外,宜賓還在為工業企業、城市電網設計儲能應用場景。近日,在宜賓三江新區的四川時代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內,儲能示范基地即將迎來設備入場,這個“充電寶”的放電功率達60兆瓦,能儲存12萬度電。“與工廠整體用電量相比,這些電量微不足道,但到了夏季用電高峰期,這些電量就能在用電峰值的短時間里發揮‘兜底’的關鍵作用。”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云峰說。
據統計,目前宜賓已經建成投運7個新型儲能項目,包括2個助力城市電網“削峰填谷”的示范性公共儲能電站、1個全省規模最大的工業企業用戶側儲能電站,總裝機量達242.6兆瓦,相當于2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
場景拓展的動力源于政策變化。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通知,要求不得將配置儲能作為新建新能源項目核準、并網、上網等的前置條件,意味著持續多年的新能源發電強制儲能政策告一段落。
中國中車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計劃利用自身在交通出行領域的經驗優勢,將宜賓造智軌列車、儲能電站、光伏太陽能板相結合,更大程度發揮新能源在交通出行中的作用,目前已經在宜賓嘗試建設光儲充一體式智軌車站,并將在國內更多城市復制推廣。
新形勢下,宜賓如何布局?“宜賓儲能產業園一方面將持續招引企業研發中心,加快技術儲備;另一方面加強與宜賓本地光伏和動力電池產業的合作,打造更多應用場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陳君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