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徐浩煊 攝影報道
“太方便了,回家趕午飯!”
7月27日9時許,在成都工作的儀隴人周伊然,踏上由成都東站始發的D5122次列車,經過近2小時的行駛,抵達儀隴站,算上往返車站的時間,兩個多小時就回到位于儀隴縣新政鎮的家中。“以前回家只能開車,遇上堵車要跑將近四個小時。”
6月27日,巴南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儀隴縣一步邁入“一縣兩站”的高鐵時代,便捷的交通,讓像周伊然一樣搭高鐵往返儀隴的旅客越來越多。據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元車務段統計,截至7月26日,巴南高鐵全線累計發送旅客80萬人次,其中儀隴站18萬人次、馬鞍站8萬人次。
開通“滿月”,巴南高鐵為儀隴帶來了哪些新變化?
列車駛出成都東站。
看文旅:淡季不淡 全縣景區游客接待量“走高”
7月26日下午,剛剛送走一批游客的天府旅游名導、朱德故居管理局講解員代晶,終于坐下來喝了口水。“以前三天帶一撥游客,現在一天至少帶三撥。” 代晶表示,高鐵的開通,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游客變多了。
據儀隴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統計,7月以來,儀隴縣張思德紀念館累計接待游客達2.23萬人次,同比增長16.43%;位于儀隴縣馬鞍鎮的朱德故里景區,已接待游客接近20萬人次,最高峰日接待量達6065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23%。
“最大的感觸是淡季不淡。”四川德瑞文旅集團德瑞欣旅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建表示,因夏季天氣炎熱,往年的7、8月,大多是儀隴縣各景區的淡季。今年,客流量逆勢上漲,高鐵的開通“功不可沒”。
據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巴南高鐵開通以來,距離朱德故里景區不到20分鐘車程的馬鞍站,每日開行10列動車組。從列車時刻來看,基本實現了早午晚全覆蓋,讓游客上午觀光、傍晚回家成為現實。
“游客從成都出發,最早一班動車9點多就能到達馬鞍,游覽結束后可以乘坐下午的動車返回成都或重慶,一改過去動輒往返七八個小時的舟車勞頓,乘車環境也更加舒適。”何建告訴記者。
馬鞍站。韋維/攝
看交流:內外聯絡更通暢 招商引資更有底氣
從儀隴站出發,不到10分鐘就抵達位于嘉陵江西岸的四川儀隴經濟開發區。作為以汽配機械為主導、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為特色的省級經濟開發區,現已招引入駐工業企業164家,其中規上企業8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吸納就業人員近萬人。
儀隴縣商務和經濟信息化局副局長伍斌表示,巴南高鐵對經開區各大企業的對外經濟交流,產生重要影響。
在四川惟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一雷正在接待剛從廣州抵達儀隴的技術專家團隊。“作為一家汽車底盤配件及懸掛系統配件制造商,我們有5000多種產品,遠銷歐美30多個國家,這背后離不開技術人才的支撐。”李一雷表示,高鐵開通前,外地的專家要想到達儀隴,首先要從各地乘飛機抵達成都,再轉乘火車到達南充,最后再坐一個半小時的長途車,才能來到廠區,不僅耗時長,一路多山的地形也讓很多專家“吃不消”。
巴南高鐵開通后,一條鐵路串聯起沿線的成都、重慶、南充、巴中四個機場,往返的時間成本大大降低。
“補齊交通短板,我們招商引資的底氣更足了。”儀隴縣經濟合作和外事局黨組成員陳麗娟透露,近一個月,已有多個來自浙江、廣東等地的企業,組團來儀隴考察,有望提前完成年度企業招引目標。“很多企業過去想來投資建廠,但困于交通不便,遲遲拿不定主意,高鐵的開通,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陳麗娟告訴記者。
乘客在儀隴站等待列車。
看未來:“動車公寓”啟用倒計時 巴南高鐵有望實現再加車
“從南充北站出發前往儀隴,最早一班的高鐵也是11點發車,要是能再早點就好了。”D5122次列車上,同樣周末回儀隴探親的周振海,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期待。
據南充市鐵路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因巴南高鐵南充北站暫無動車存車場,目前暫時不具備開通始發動車組列車的能力。“也就是說,目前由南充開往巴中方向的全部列車,均需先由成都、重慶等地始發,在南充北站經停時,才能載客前往儀隴、馬鞍等車站。”
列車停靠在南充北站。
不過,這一困境有望得到緩解。
在南充北站以北3公里的順慶區金臺鎮,投資3.5億元的南充北動車存車場正在加快建設。據了解,該存車場占地808畝,規劃16條存車線,先期啟動建設4條,待全面建成后,可以實現最多16組列車過夜停放。
“存車場可以為當日結束運營的列車,提供存放、清污、上水、保養維修等服務,以滿足其第二天繼續載客上路行駛的需要。”漢巴南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施工進展,南充北存車場有望在9月底建成并具備開通運營條件。屆時,南充北站將擁有始發巴南高鐵列車的能力,不僅填補早高峰期間南充至儀隴區間的列車空白,還將進一步釋放巴南高鐵運能,實現全時段列車再加密。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