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川觀新聞記者 袁城霖
盡管貼著“防疫工作車”標識,連日來,無論是路燈照亮的凌晨,還是秋色正濃的正午,一輛輛停靠或穿梭于達州市達川區主城區各核酸采集點和醫院之間的駕校教練車都格外顯眼。
“這些教練車來自達州市錦鋒、英華、興超3所駕校,是我們轉運核酸樣本和接送核酸采集醫務人員的‘專車’,一共76臺。”達川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蔣金谷告訴記者,由于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量大、任務重,加之核酸采集樣本轉運的速度關系著核酸檢測出結果的速度,且對運輸安全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選擇駕駛技術好,對城區路況相對熟悉的駕校教練員擔此任務。
駕校教練員化身轉送核酸采集樣本的“大白”并不容易。據了解,為了確保每名駕駛員自身和樣本的安全,達川區早前組織了專門培訓,內容包括如何正確穿戴防護服、正確消毒,以及如何在各種突發情況下保證樣本安全等,培訓結束后還進行了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才能上崗。
貼著“防疫工作車”的駕校教練車集結。
除此之外,達川區還劃定了每臺教練車在轉運核酸檢測樣本過程中的運行線路,并制定了嚴格的樣本收檢交接制度,以確保樣本安全。
9月11日,達川區開展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達州市興超駕校教練員魯江準時到崗。自9月1日達川區開展首輪全員核酸檢測以來,魯江保持“全勤”。他告訴記者,為了做好早上6點開始的核酸檢測的準備工作,凌晨3點多起床,4點趕到定點醫院集合,4點30分開始運送核酸檢測試劑盒和醫務人員到各核酸檢測點。“上午11點左右隨著核酸樣本采集的結束,開始轉運核酸樣本和送醫務人員,到下午1點左右收工后,才能脫下防護服休息。”
魯江剛剛結束當天的轉運工作。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多數教練員不能回家,而是居住在集中安排的酒店。達州市英華駕校教練員肖榮曾是一名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退伍軍人,他說,能夠直接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應有的貢獻,感到十分光榮。
據了解,在達川區本輪疫情防控工作中,目前76臺駕校教練車已安全轉運350多萬份核酸樣本。
(部分圖片由黎升勇、向九周拍攝)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