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川觀新聞記者 寧寧
“你們先等一下,我接個電話。”9月5日下午五點半,宜賓市敘州區趙場街道溢香社區的辦公室里,記者見到溢香社區黨委副書記丁紅梅時,她的手機正好響起。她接起電話,言語急促:“27棟核酸檢測點還缺人手,請盡快安排志愿者過來。”對接志愿者、核對信息、安排到檢測點、排查返鄉人員……短短幾分鐘,她就接了5個電話,“協調、調度,為群眾服好務,不能停。”
當前,敘州區機關企事業單位120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投身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截至9月4日上午8時,敘州區已完成核酸采樣22.2萬人。楊均梅 攝
核酸檢測點上各司其職
位于敘州區趙場街道的溢香谷小區“靜”了下來,從9月3日到9月6日凌晨3時實施臨時封控管理。這幾天,丁紅梅忙著人員、物資調配,“黨員干部們都積極響應號召。”
30棟的核酸檢測點上,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龍永忠正在登記小區居民信息:“全家幾個人?都來了嗎?”三天來,該小區實行每天全員核酸檢測,從下午3點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一棟樓大約有四五百人,“服務群眾是黨員的職責所在。”
“快下樓做核酸了!”有著38年黨齡的許俊拿著擴音器,對準8棟的住戶“吆喝”。小區被封的第一時間,作為業主的他就報名當了志愿者。“有時我們還要上門做思想工作。”許俊說,“作為一名退休黨員,這個時候肯定要站出來幫忙,做好表率。”
敘州區黨員干部們積極參與核酸檢測、人員流調、信息統計、物資配送、值守執勤等工作。楊均梅 攝
宜賓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譚紅也是一名黨員,脫下白大褂,穿上防護服,全身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雙眼睛,“雖然工作量大,但為了疫情防控,大家的心態一直很好。”
截至9月4日上午8時,包括該小區在內,敘州區共組織包括黨員在內的2316名志愿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已完成核酸采樣22.2萬人。
上門服務滿足住戶需求
小區門口的藥房里,趙場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的黨員郭炯和同事正在采購藥品。核對種類和數量后,他們又立即趕往小區內的臨時管控區域28棟。
“你好,我是社區工作人員,你早上需要的藥品我們已經買到了,放在樓棟門口了。”打完電話,郭炯并沒有立即離開,而是看著業主下樓拿走藥品,才走開投入其他疫情防控任務中。
自封控管理以來,除了每天對封控樓棟配送物資外,郭炯和同事還會及時了解居民的需求,并想辦法滿足。“每天的工作很繁瑣,基本要忙到凌晨兩三點。”他說,嚴格要求自己,起到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就能讓居民多一份溫暖和安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