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劉珩 蔣京洲 張庭銘
9月8日,據傳是小米集團的一則內部公告在社交平臺掀起波瀾。這份網傳的公告稱,中國區市場部員工王騰,泄露公司機密信息,還存在利益沖突等嚴重違規違紀行為,予以辭退。隨后王騰也在微博致歉,稱沒有竊取公司機密出售,沒有收人錢財。有失職行為,但沒有做違法行為。王騰到底存不存在泄密這個問題,現在是眾說紛紜難以定論。不過,小銘今天可以給大家切一切什么是屬于“公司機密”?泄露公司機密,有啥法律后果?
什么是屬于“公司機密”?“公司機密”是大家通俗的說法,一般來說,在法律上,叫做“商業秘密”。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于“商業秘密”的定性,得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不為公眾所知悉;二是能給企業帶來商業價值;三是采取了保密措施對這些信息進行保護。例如客戶名單、產品研發數據等等,都可能算商業秘密。
泄露“公司機密”,可以理解成泄露了公司的商業秘密。那泄露商業秘密,法律后果有多嚴重呢?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勞動者違反保密義務,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得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如果勞動者泄露機密被辭退,不僅沒有經濟補償,而且如果公司能證明因勞動者的泄密行為產生了實際損失,還能起訴要求賠償。
再往大了說,要是泄露的商業秘密價值大,情節嚴重,甚至涉嫌 “侵犯商業秘密罪”。刑法規定,有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旦涉及刑事犯罪,坐牢不說,留下案底,也對個人未來發展影響極大。在這兒,小銘也得給大家提個醒:工作中接觸到的敏感信息,絕不能隨便透露給外人。大家可別覺得 “泄密” 離自己遠,職場里這根法律紅線,咱時刻都得繃緊了!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身為小米高管,更應“小”得把守“米”密,守口如瓶!
保密協議沒有執行
事情究竟是怎樣的
嚴懲違紀
既然致歉,肯定有問題!
守法守紀,人人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