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如何讓消費者買得明白、吃得安心?詳解數字食品標簽
光明網評論員:9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有關事項的公告》。數字標簽的應用,標志著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管理邁入數字化新階段。
很多消費者日常都會遭遇這樣的問題:拿著預包裝食品查找生產日期,但是翻來覆去找不到;想要研究一下配料表,看看成分,卻因為字體過小而看不清……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廠商受限于預包裝食品實體標簽版面,為了符合法規要求,不得不縮小字體把所有相關信息列上;比如生產日期噴碼設備定位不夠精準,導致日期噴碼位置比較隨意;再比如有些預包裝食品廠商,想要利用實體標簽版面小的現實因素,渾水摸魚,誤導消費者。
此次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的推出,正是為了解決這一痛點。通過數字標簽,將預包裝食品實體標簽上的相關信息,通過數字化技術或手段展示,實現食品標簽信息“可聽、可播、可放大”,解決標簽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讀不懂”問題。
可以想見,當數字標簽全面鋪開,消費者僅需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獲知他們首要關心的生產日期信息、配料表信息等等。這不僅是一種便利,更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方式。
目前,相關規定明確,通過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展示生產者詳細地址的,可在實體標簽中簡化地址標注,同時還鼓勵數字標簽二維碼與包裝上其他二維碼整合,實現多碼合一。僅這兩項簡化,就能夠為食品廠商減少包裝材料和印刷油墨使用,節省一定成本,實現節能減排和減碳增效。
從長遠看,全面落實數字標簽是大勢所趨。數字標簽可展示的還包括配料來源、生產工藝、產地信息、食用方法、產品追溯、食品安全與營養等信息。傳統實體標簽一經印刷便無法修改,數字標簽展示內容不得篡改,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或更新,同時確保信息修改過程可追溯。要實現上述目標,對廠商企業自身的數字化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這也將推動所有預包裝食品廠商逐步實現數字化管理模式。
食品廠商企業也可以數字標簽為契機,推動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在工序數控化、數字化研發設計、物聯網區塊鏈保障食品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等更深層次的數字技術應用上發力,讓數字技術成為食品廠商企業提質增效的關鍵。
從市場角度出發,消費者更樂見于數字標簽的出現,他們希望獲得更多、更詳盡的與所購買食品相關的信息。某種意義上,誰提供的信息更多有助于消費者決策,誰就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市場并最終獲利。而要提升這一方面的市場競爭力,離不開廠商在數字化能力升級上的努力。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上一篇】“點外賣”一樣便捷:電車充電盼新解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