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金牛區育新社區開展黨建結對后,共同推出了‘育·官聯茗’伴手禮,反響非常好。”9月4日,彭州市葛仙山鎮官倉村第一書記陳佳介紹道。兩年前的“軟弱渙散村”為啥有如此脫胎換骨的變化?不僅成功摘帽,還被評為“鄉村振興先進村”“先進黨組織”。
2023年8月,彭州市和金牛區按照成都市一三圈層區域結對聯動決策部署,組成“金彭CP”。當年9月,彭州市政協干部陳佳任官倉村第一書記后,促成了葛仙山鎮官倉村與茶店子街道育新社區支部黨建結對。官倉村原名“官桑村”,遍植桑樹,目前仍有一顆千年古桑。“今年5月,我們雙方展開產業合作討論,提出了開發‘聯茗款’的設想,將育新社區的既有產品普洱茶與我們的桑葉茶組成茶葉禮盒。7月,產品正式亮相,單品售價350元,目前已收到了不少訂單。”陳佳表示。
開發“育·官聯茗”伴手禮是官倉村促進集體經濟增收的舉措之一。此外,本地特產葛祖麻餅的升級,也讓官倉村的“腰包”鼓了起來。葛祖麻餅又稱“神仙饃饃”,是彭州“老字號”。在當地,無麻餅、不成席。每逢喜事、節慶,拎一袋麻餅串門是老慣例。2022年入選彭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陳佳履職官倉村后,發動官倉村集體經濟合作聯合社與“葛祖麻餅”商家合作,共同進行產品開發、升級包裝,挖掘葛祖麻餅文化內涵,講好“神仙饃饃”故事,同時推動“葛祖麻餅”參加彭州非遺節等展會,提高品牌知名度,銷售額同比猛增40%,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
為了更好宣傳葛祖麻餅和官倉村,今年3月,陳佳開通了視頻號、抖音號“佳佳在官倉”,設計融合“三國種桑養蠶”底蘊與“五韻官倉”特色的專屬Logo。短短5個月,已經更新了62期,10余條視頻播放量過萬,讓官倉村從“無人識”走向“眾人知”。視頻中,有官倉村的美景展示,也有美食推介,特別是葛祖麻餅。“通過線上推廣,好多外地朋友通過視頻認識了官倉村和村里的產品,拓寬了產品銷路,集體經營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陳佳說。
除了做好“麻餅文章”,官倉村去年啟動“夢想田園·五韻官倉”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鄉村發展活力、促進產業發展。借助“夢想田園·五韻官倉”新場景,官倉村2025年策劃舉辦了親子徒步、企業團建等活動10余場,吸引游客6.2萬人次,趟出了一條文商農旅體特色發展之路。同時招募鄉村主理人,吸引本村青年返鄉創業,“三輪陽仔咖啡”等項目的落地為官倉村增添了一抹亮色。
初到官倉,面對黨組織引領力不足、人心如“散沙”的困境,陳佳和村“兩委”把摘掉“軟弱渙散”帽子視為當務之急。她帶頭講黨課、開“壩壩會”“板凳會”,傾聽民聲,用真誠的交流拉近了黨群的距離,凝聚起共謀發展的共識。同時發展新黨員,注入“新血液”;精心培養后備干部,儲備“生力軍”。此外,她還以身作則,村“兩委”5名成員全員考取社工證,其中中級1名、初級4名,顯著提升了基層治理專業化水平。
在陳佳的帶領下,“官倉村產業發展工作室”應運而生,第一書記、村書記、選調生、村兩委力量凝聚在工作室里,成為推動發展的“智囊團”和“發動機”,村成功摘掉“軟弱渙散村”帽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心骨”。2023年,官倉子,獲葛仙山鎮目標績效考核三等獎。2024年,榮膺葛仙山鎮“先進黨組織”。2025年,獲評葛仙山鎮“鄉村振興先進村”。
擔任第一書記期間,陳佳始終將村民的“急難愁盼”放在心頭,廣泛收集民意,梳理出42條問題清單,已解決35條,其余7條穩步推進。同時推動與彭州市政協機關黨支部共建“易倩”委員工作室,爭取經費用于完善配套設施。如今的官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班子強、產業興、人心暖,呈現出勃勃生機。
“駐村工作告一段落,我也將持續關注官倉的發展,幫助他們優化‘夢想田園·五韻官倉’的運營,打造集體經濟‘聚寶盆’,創設‘自然研學課堂’,讓產業旺起來,腰包鼓起來……歡迎大家走進官倉,漫步荷塘,細品麻餅,共飲聯茗,感受這片希望田野的魅力與活力。”陳佳說道。
華西社區報記者 李玥林 供圖 陳玥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