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退風清,秋來氣爽,又到九月開學季。成都市郫都區張開熱情的懷抱,迎接2025級大學新生的到來。菁蓉湖上漾起的粼粼波光,訴說著城市的問候;戰旗村的欒樹,枝頭綴滿了絢麗的花穗,微風吹過,似是跳著輕盈的“迎賓舞”;科創高地的產業脈搏與郫縣豆瓣飄散的獨特煙火相互交織,將對學子的期待,無聲地融入城市的每一處風景之中。郫都,不僅擁有錦繡之美,更以無微不至的細節與溫度,讓家長們放心安心,讓莘莘學子順心舒心。當“萌新”們青春的步伐邁入青青校園,郫都精心準備的“見面禮”早已安排妥當。9月4日,首場新生拆“盲盒”活動在西南交通大學上演,讓異鄉學子在新校園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大學為新生準備禮包并不新鮮,但一座城市為大學新生準備禮品,卻鮮少耳聞。”大一新生王夢佳說道。
感動就在開箱瞬間
拆“盲盒”,驚喜往往就在開箱的一瞬間。據說,相比于去年第一版的“郫都味道進校園”,今年“盲盒”活動禮品袋全新升級。雖說是“盲盒”,但中獎率是百分之百。每個袋子“基礎款”有郫都游玩地圖、有郫都定制版明信片……其他的嘛,就要碰運氣,比如有2025級“萌新”的一封信。“見字如晤!當行李箱的滾輪碾過九月的晨光,你與郫都的故事,從此刻正式開篇。”開場如同“情書般”的告白。讀下去,信中為新生描述了郫都的正確打開方式!包括在時光里讀懂郫都文化基因、解鎖“郫都式”生活的N種可能、讓青春與城市一起“UP”以及長遠打算“留在郫都,讓夢想有處可棲”四個部分。每一筆都藏著城市的溫度,每一字都載著成長的守望。
郫都味道基礎,“郫都盲盒”就不基礎。今年,郫都味道走進校園,又收獲了大批粉絲。西南交通大學展臺前,充滿“網感”的標語將現場裝點得“熱辣滾燙”。一大早,展臺前陸續扎起了“人堆”。路過新生忍不住打聽“這是在干嘛?”當聽到“開盲盒”時,紛紛想要一探究竟。“見面禮”到手,有人迫不及待撕開包裝“先嘗為快”,有人撒嬌“郫都把我胃口打開了,未來四年咋辦啊”,還有人表白:“以為只是走過場,沒想到郫都是走心”。
“我的盲盒里有牛肉醬,聽說下飯、拌面都很好吃。”來自河北保定的外國語專業新生侯金皓說道。而來自湖北十堰的李倩是一個“零食控”。“之前我就買過這款酥香蠶豆,沒想到原產地是郫都啊。”打開“盲盒”瞬間,她興奮地說道。雖然每個“禮品袋”的“內容”不盡相同,但都是地道的“郫都味道”——楊國福的重慶小面;鵑城豆瓣的香辣牛肉醬、鵑城蘸水醬、酥香蠶豆、豆瓣蘸料;有友的豬皮晶、雞腳筋、泡鳳爪;丹丹郫縣豆瓣的油潑辣子、香辣蘸料,每一款都是細分賽道的佼佼者。還有佛羅倫薩小鎮,直接給新生送“滿減券”,買買買時也省省省。為什么“組團”迎新?“贊助商”紛紛表示:“我們這叫‘郫味寵新’。”
心意都藏在細節里
郫都區委十五屆十次全會提出,打造古蜀文化、影視、科幻、蜀繡四張文創名片,塑造食到郫都、住在郫都、漫游郫都、購物郫都“四大生活品牌”。今年郫都的“盲盒”迎新活動將這四張名片和四大品牌,以“潤物無聲”的方式介紹給“萌新”們,每一處細節都可謂“量身考量”。
承載“盲盒”的禮品袋,正面是篆書“郫”字,地標特性一目了然。背面是郫都LOGO和“科創高地·錦繡郫都”,以及影視城、望叢祠、成都科幻館和蜀繡融合創新產業園。袋子里的郫都游玩地圖分為“文化探秘”“科幻漫游”“藝術鑒賞”三條線路和文化體驗、生態休閑、青春潮玩、樂購郫都四個篇章,將郫都吃喝玩樂游購娛點位“一網打盡”。既有點位介紹,也有交通指南,就是要讓“萌新”易達、好玩。比如“樂購郫都”就集合了龍湖蜀新天街、蜀都萬達、愛琴海購物中心等已經被打卡無數次、絕無可能“踩雷”的消費場景。
未曾謀面,先曉其情。一份小小的“見面禮”,算得上是郫都展示地主之誼的待客之道,令“萌新”們領略到了郫都的熱情與誠意。每一座城市都惜才愛才,也千方百計地招才留才。不過,郫都的迎新禮包“盲盒”從人才的源頭——大學新生入手,給大學新生留下美好而深刻的第一印象。
在“開盲盒”的隊伍里,記者見到了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留學生,他們一行13人。拆開后發現每個人都不太一樣,紛紛“攀比”起來。當志愿者介紹郫都游玩地圖時,他們都很興奮。“第一次來成都,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還沒來得及了解有什么好玩好吃的地方。這個地圖相當于幫我們做的攻略。”準備讀博士的柯特馬說道。他說:“郫都什么都好,非常完美。接下來還想跟著旅游地圖深入了解這里的人和城。”
明信片筆尖傳真情
明信片,是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它通過簡潔的文字和精美的圖案,傳遞著發件人的情感和祝福。今年郫都迎新“盲盒”活動想到了這一點,將郫都美景做成12張明信片,每月一主題,并附帶郵資,方便“萌新”們寄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同學、朋友,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此次活動將熊貓郵筒搬到了現場,寫好當場就可以寄。
來自山西運城的機械學院新生張博焜將明信片寄給了爺爺。“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期待我的好消息。”張博焜寫道。原來這是對爺爺囑托的回應,“臨出發前爺爺對我說了很多話,說得最多的就是上了大學也不能懈怠,要堅持把學習放在首位。”他說。來自孟加拉國的留學生林心愛將明信片現場寄給了本科同學。“我已經到達新校園,希望有一段美妙的時光。”林心愛說:“我們曾在一起學習,現在她在江蘇河海大學,我來了這里讀碩士。”談及接下來在郫都的學習生活,他說:“這是我第一次到這里。看到學校人山人海,我很激動。聽說這里喜歡吃辣,我們孟加拉國也喜歡,我想試試。還想看看熊貓。”
“互動性”是本季郫都迎新活動的招牌。活動前,“郫都發布”早早發起了曬盲盒有驚喜互動,并設計了#郫都味道進校園#、#從味覺開始認識郫都#、#郫都味道盲盒開箱#等互動話題,供學子們盡情“曬”。活動當天,既有明信片為媒介的情感互動,也有現場的問答互動。“新生來郫,對這里的風土人情了解如何?”“除了火鍋,你知道郫都區還有什么本地特色小吃或老字號嗎?”“如果本地同學對你說‘走,搓一頓!’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互動問答現場有人輕松過關,有人“屢戰屢敗”,不過并不氣餒“接下來的四年,我都會搞懂的。”
禮品“盲盒”算不上貴重,但這份濃濃的情意,讓象牙塔里的青年才俊對郫都好感頓生。有了歸屬感,愛這座有愛的城市,就可能“芳心”暗許——畢業后留在郫都,成為建設郫都的一分子。
據悉,郫都區本季“盲盒”迎新活動共計四場,接下來還將走進西華大學、成都工業學院和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莘莘學子是這座城市躍動的活力,是綿延的青春,更是璀璨的未來。感謝你們在最美好的年紀選擇郫都。今天這場活動是緣分的起點。希望大家在朝夕相處中愛上郫都,融入郫都,將笑容常掛在臉上,將信心揣進心里,在郫都逐夢遠航。”成都市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華西社區報記者 李玥林 供圖 劉青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