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評論員 鄧也
為校長打傘,又打上熱搜。日前,浙江工業大學開學典禮突遇大雨,校長高翔冒雨致辭,兩名學生主動上臺為其撐傘,一場溫情的互動,卻因雨水“跑偏”澆頭被網友戲稱為“做局”“雙一流”。
校長拒穿雨衣、堅持冒雨演講,是儀式感,也是一種姿態,傳遞出與師生共擔風雨的誠意。學生自發上臺為校長撐傘,也是出于對校長的敬愛,是年輕一代純良本性的流露。這本是一次飽含敬重與關懷的“雙向奔赴”,卻因為學生緊張或缺乏經驗導致雨水澆頭,形成極具戲劇性的畫面。這種“好心辦尷尬事”的反差,恰好契合網絡傳播中“萌蠢即正義”的幽默邏輯。網友玩“雙一流”的諧音梗,以及“沒給女朋友打過傘”“白忙活名場面”等調侃,雖然多為善意的玩笑,但也應適可而止。
要警惕替人撐傘這類普通的助人行為,在網上被復雜化、標簽化——為領導撐傘是“拍馬屁”,為同事撐傘是“獻殷勤”,為異性打傘是“別有用心”,甚至為陌生人撐傘也要被質疑動機。就像這次開學典禮,如果是一位工作人員或者老師去為校長撐傘,那么輿論可能會跑偏到另一個方向。所幸兩位熱心的同學沒有考慮那么復雜,他們毫不猶豫走上臺前,就是尊重校長、心疼校長,哪怕動作生疏、結果尷尬,這份情誼依然應當被看見、被鼓勵。
“自己淋過雨,總想為人撐傘”。網絡喧囂中,與其熱衷于給“打傘人”貼上標簽,我們更應珍惜這種“想為別人撐傘”的本能。也別讓嘲笑聲,淋濕了那束勇敢而溫暖的光。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為別人撐傘要看動機,善意應該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