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學期伊始。9月1日下午,成都市成華區海濱小學學術報告廳內掌聲陣陣,一場特別的開學第一課正式“開課”——由成華區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學校主辦的“健康管理護成長 愛慧賦能向未來”活動,打破傳統開學課單一主題局限,將體重管理、中醫文化、體態健康、生長發育等兒童健康核心議題融入其中,以“醫校協同+專家賦能”模式,為基層醫療服務校園健康提供多元實踐樣本。現場30余名教師與5個班級的學生身著整齊校服,眼神里滿是期待。成華區醫療服務中心、區教育局教務科、海濱小學相關負責人,與特邀專家——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康復醫學科體重管理門診唐奇主任共同參與活動,共筑青少年健康防護網。
趣味實踐+成果落地
健康知識“活”起來
伴隨著輕快的原創音樂,活動以活力健身操拉開序幕。臺上學生動作整齊,伸展跳躍間盡顯朝氣。據了解,這套健身操由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健康素養66條核心信息編曲填詞、聯合學校編舞,“編舞中,我們特意避開深蹲、長跑等高強度動作,用輕量運動實現全身鍛煉,既符合中小學生生理特點,又能傳遞‘科學運動’理念。”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運動之后,中醫藥文化的魅力接踵而至。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康復科主治醫師王惑帶來中醫特色課程成果匯報,從學生手繪的 “中藥識別手冊”,到“節氣養生實踐”,再到“藥食同源家庭食譜設計”,生動展現了雙方合作一年來的教學成果。“這些課程由中心中醫團隊全程研發,已覆蓋超300名學生,不僅讓孩子學會辨別體質、調理飲食,更種下傳承傳統文化的種子。”王惑說。匯報尾聲,結業證書頒發儀式溫馨上演,成華區醫服中心、區教育局教務科、海濱小學相關領導依次為中醫藥傳承班學生授證,“以后我要教爺爺奶奶按穴位、做養生餐,讓全家都健康!”四年級學生小李的話,道出這場“特色開學課”對家庭健康觀念的帶動作用。
專家賦能+資源輸出
構建健康管理“知識庫”
“青少年體重超標率呈上升趨勢,而如何對青少年進行科學的體重管理,成為不少家庭關注的事情。”活動現場,主持人提及的青少年科學體重管理話題引發全場關注。隨后的《中小學生體重管理健康教育指南》捐贈儀式,為破解這一痛點提供了“解決方案”。成華區醫服中心、成華區教育局教務科、海濱小學、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與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康復醫學科體重管理門診主任唐奇共同為指南揭幕。據了解,這本指南不僅收錄了青少年體重管理實操方案,更融入中醫食療、穴位按摩等特色內容,還涵蓋兒童矮小癥、體態異常等健康問題的預防與干預知識。
“希望這本指南能成為橋梁,連接醫療機構的專業指導與學校的日常實踐,讓健康知識走進每個班級、每個家庭。”現場,唐奇教授代表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將指南遞到該校相關負責人手中,此書籍將同時納入學校圖書館與健康課教材,為師生提供系統的健康管理參考。
隨后,唐奇教授帶來的兒童健康管理講座,從“兒童肥胖判定標準”“骨齡檢測的重要性”“常見體態問題自查方法”三個維度展開,結合臨床案例講解BMI計算方式、骨齡與身高的關系,并現場示范 “頭部前傾”“圓肩”的自我矯正動作。“3 歲以上孩子建議每年查一次骨齡,青春期半年查一次,骨齡提前一年,成年身高可能少5-8厘米!”唐奇的專業講解讓現場師生頻頻記筆記,受益匪淺。
醫校協同+長效規劃
探索校園健康服務新路徑
“這堂開學課不是單次活動,而是‘醫校協同護健康’項目的重要起點,更是基層醫療聚焦兒童健康全領域、主動破解青少年健康痛點的實踐探索。”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前期轄區學生健康體檢數據發現,部分孩子存在體態異常、生長發育節奏失衡、健康生活習慣缺失等問題,“我們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兒童健康管理從‘課堂宣傳’延伸到‘長期服務’,后續不僅會開展‘兒童健康管理義診’,還將圍繞‘校園體態篩查’‘骨齡檢測進校園’‘健康主題班會’等主題開展系列活動,針對孩子的身高發育、體態矯正、營養搭配等需求,提供個性化健康指導。”
據悉,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與轄區多所學校建立“醫校協同”關系,通過派駐健康副校長、開設健康課程、定期體檢等方式,為青少年提供“預防-干預-康復”全周期健康服務。此次活動更是整合“基層醫療+高校專家+教育部門”三方資源,形成“多方聯動”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未來,我們會繼續深化這種合作,通過探索推出‘青少年健康管理包’、定期組織健康師資培訓等方式,讓健康管理從‘校園’覆蓋到‘家庭’,形成‘全維度守護’,真正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屏障。”成華區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華西社區報記者 彭戎 中心供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