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田珊
“我是第一批驗收通過的,所以上個月初就收到了3.5萬元補貼費用。聽說,第二批上周五也收到了補貼款了。”在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南路的內江牛肉面三里屯店,店主程梅開心地與記者分享道。9月3日,記者從內江市商務局了解到,今年6月、8月,內江市根據《內江牛肉面店扶持及驗收實施方案》對第一批在成都、重慶、北京、深圳增開的35家內江牛肉面規范化門店進行了集中驗收,其中22家通過驗收。
程梅在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南路三里屯開的內江牛肉面店。
從北京的CBD到成都的街頭巷尾,內江牛肉面正借著政策東風“出內趕考”,最高5萬元的補貼力度讓這碗百年面香飄向更遠的地方。
梯度補貼為破解擴張添把“火”
2024年,內江市定下“以北京為突破,以成都、重慶為重點”的開店目標,制定印發了《內江牛肉面店扶持及驗收實施方案》,全力推動內江牛肉面門店“出內趕考”,今年又將深圳門店納入支持范圍。根據政策規定,驗收標準為“統一店招、統一制作規程”,合格的門店,能按標準拿到資金扶持:北京、深圳的門店每個5萬元,成都、重慶的門店每個1萬元。
內江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統一店招、統一制作規程”是驗收標準的硬杠杠,“標準化”不僅有助于保持美食的風味,對于樹立品牌也有積極影響。
其實,內江牛肉面的標準化早有探索。2023年該市發布的《內江名小吃—內江牛肉面制作工藝規程》對牛肉燒制、用料、調味等環節制定了嚴格標準。這種標準化與個性化的辯證統一,成為政策落地的關鍵支撐。
方案中差異化補貼策略也基于不同城市的經營成本差異科學制定。數據顯示,北京單店年均租金成本約為成都同規模門店的3—4倍,5萬元補貼恰好能覆蓋初期裝修和標準設備采購的大半費用。
政策的推動效果立竿見影。截至2025年8月,北京已建成14家內江牛肉面專營店和聯營店,成渝地區更是突破500家,形成高密度的門店網絡。內江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創新推行的“政策宣講+老鄉動員”模式在深圳也取得突破,7月的宣講會吸引30余名內江老鄉和深圳企業家參與,僅一個月后深圳首店便順利開業,目前已正式開業三家。
鄉土情懷成就濃郁的湯底
57歲的內江人程梅是20世紀90年代的“北漂一族”,從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退休后,為了讓更多人吃到家鄉的味道,她陸續在北京開了3家內江牛肉面店。“我是吃著內江牛肉面長大的,退休了我也有時間、精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就是讓全國、全世界更多人都能嘗嘗內江牛肉面。”程梅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她在北京的第三家內江牛肉面店正式開業,最近收到的3.5萬元政府扶持資金正好可以投入店鋪運營和升級。
“‘細面重堿、寬湯紅油’是內江牛肉面的傳統工藝,但是在北京,來店里吃面的內江人、四川人占比有限,為了適應更多不同地方的人,所以我們也在探索改變、創新。”程梅說,首先在辣度上做了調整,其次為了適應北方人對面食勁道的要求,對面條的選擇上也有一些改變。
鄭立強在成都天府軟件園開的內江牛肉面店。
地方小吃要做到規模化經營并不容易,成都市場的鄭立強則面臨不同的競爭環境。2018年,鄭立強從內江到成都打拼,為了養家糊口,他和妻子開了第一家“鄭立強內江牛肉面”,短短7年過去,鄭立強在成都的內江牛肉面已經有34家,未來兩個月在廣州和深圳的店也即將開業。“我一直都是堅持最傳統的內江味道,我覺得這個也是我能成功在成都開這么多家店的原因吧!”鄭立強說,成都和周邊地方一般都喜歡粗一點的棍棍面,內江牛肉面的細面正好與之形成差異化,加上口味非常好,因此格外受食客歡迎。“我們生意最好的店,日均銷售能賣到800碗。”
兩位店主的鄉土情懷成就了他們牛肉面的濃郁湯底,截然不同的實踐路徑也揭示了內江牛肉面全國化的核心挑戰:如何在保持傳統風味與適應地方口味間找到平衡。程梅微調選材、降低了辣度以適應北方食客,鄭立強則堅持正宗配方滿足川人挑剔的味蕾。這種“核心標準不變,輔助調味靈活”的策略,正是內江牛肉面能同時在南北市場立足的關鍵所在。
地方小吃產業化機遇與挑戰并存
內江牛肉面的全國擴張并非偶然。在內江,這項傳統小吃已形成完整生態:2000余家市內門店創造近14億元年營業額,帶動解決1萬余人就業,生意較好的門店日均銷量200—300碗,年銷售額可突破百萬元。這種堅實的本土基礎,為“出內趕考”提供了充足底氣。
內江牛肉面(內江市商務局供圖)
從區域特色到全國品牌,內江牛肉面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蘭州拉面、沙縣小吃的發展路徑。相較于前者的供應鏈主導模式和后者的加盟擴張模式,內江牛肉面通常都是小店經營打底,如今政府的資金扶持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不斷發揚傳承的牛肉面文化則提升品牌溢價,在越來越多政策驅動與文化賦能之下,讓每碗面不僅是味蕾享受,更成為地域文化的載體。
未來的挑戰依然存在。
如何在規模化中保持“一碗面叫醒一座城”的煙火氣,如何讓內江的獨特香味跨越地域差異,如何將政府補貼的“輸血”轉化為市場競爭的“造血”能力,都是內江牛肉面需要持續破解的命題。隨著深圳首店的落地和更多城市的布局,這場始于內江街頭的美食革命,正在進行一場地方小吃產業化的探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內江的牛肉面是真好吃!關鍵在于細面湯寬!
內江牛肉面能從隋唐傳承至今,歷經千年沉淀,味道肯定絕了,必須嘗嘗
細面重堿、寬湯紅油,還有那入口即化的牛肉臊子,這組合太絕了
內江牛肉面這下全國都知道了,名氣肯定更響
市內 2000 多家店,年營業額近 14 億,這影響力可太大了,太牛了
北京已有 10 家店,成渝超 500 家,這擴張速度,太厲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