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智庫研究員 黃愛林
中國車企正迎來全方位出海的重要戰略窗口期,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成為重要增量。據泰伯智庫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出海市場研究報告(2025)》(下簡稱“報告”)數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出海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5305億元,并有望在2030年突破1萬億元,其增速遠超全球市場平均水平。
不同于傳統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正推動車企從單純的“產品出海”到“技術與生態出海”的范式轉變。報告指出,智能網聯汽車出海要求構建一個跨行業、跨地域的協同生態。主機廠作為最終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處于生態的核心,扮演“生態組織者”和“價值整合者”的角色。這就要求出海車企(主機廠)整合各方力量,包括算法、數據、算力及合規性等方面,其中數據最為核心。
海外數據中心建設成為智能網聯汽車出海重要支撐。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移動智能終端”,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大量實時數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需要處理環境信息,智能座艙需接入本地服務,這些功能都離不開強大的云端算力支持。因此,海外數據中心建設成為關鍵支撐,是保障功能即時性、可靠性的技術前提,更是應對國際數據合規要求的必要舉措。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及多國數據主權法案,均要求本國產生的數據需在本地存儲和處理。智能網聯汽車采集的地理位置、駕駛習慣等敏感數據,其處理與跨境流動受到嚴格限制。建設本地數據中心是滿足合規要求、避免法律風險的最直接途徑,也正在成為衡量車企出海深度的關鍵指標。
目前,領先的中國車企已積極布局海外數據中心。歐洲是優先落地區域,行業多采用“自建數據中心+云合作”混合模式,實現數據合規、功能迭代、服務區域化。海外數據中心的建設也面臨諸多挑戰。不同國家的數字基礎設施水平、政策穩定性、網絡安全要求存在差異,對數據中心的投資和運營構成考驗。同時,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長對數據中心的綠色節能技術提出更高要求。
智能網聯汽車出海已從“產品輸出”升級為“產品+技術+運營”的全體系輸出。海外數據中心作為支撐這一過程的“數字底座”,其戰略重要性日益凸顯。未來,中國車企與AI公司、地圖服務商等數字化產業鏈企業的深度合作將成為新趨勢。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