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底伊樂/文 眉山觀察 譚笑非/視頻
8月28日一早,微風輕拂,晨間的薄霧尚未散盡,空氣中透著一絲清涼。“蘇娃講蘇府”紅領巾講解員楊雨晨認真系好紅領巾,穿上印有“紅領巾志愿者”字樣的紅馬甲,早早來到三蘇祠博物館。
今天,對楊雨晨來說意義非凡。一場“蘇娃講蘇府”2025年紅領巾志愿服務項目退役儀式在三蘇祠博物館東坡書院舉行,而她將作為退役優秀隊員上臺接受表彰。
活動現場合影。譚笑非/攝
“拿到證書和紀念品的那一刻,心中有很多不舍。作為一名退役講解員,我很開心加入‘蘇娃講蘇府’這個大家庭。”楊雨晨說,退役雖意味著一段經歷的結束,卻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今后,我會以更多方式去傳承弘揚三蘇文化,將三蘇文化發揚光大。”
從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的義務講解,到市圖書館的志愿服務,再到三蘇祠的專業講解,兩年來,楊雨晨累計完成講解40余場,服務市民游客超1000人。從最初的緊張、膽怯到后來的從容、興奮,紅領巾講解員的身份推動她不斷深入了解三蘇文化。“它是我們眉山人最重要的文化根脈之一,也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文化自信的種子。”
“蘇娃講蘇府”2025年紅領巾志愿服務項目退役儀式現場。李鈺/攝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為堅定文化自信,特別是引導廣大少先隊員樹立文化認同、增強文化使命感,2021年6月,三蘇祠博物館聯合共青團眉山市委、共青團東坡區委打造“蘇娃講蘇府”紅領巾志愿講解品牌項目。
那么,如何成為一名“蘇娃講蘇府”紅領巾講解員?
這條路并不輕松。要想正式成為其中一員,必須通過嚴格的講解考核。隊員們要在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眉山市黨史和方志館、“青春號”公交車上宣傳三蘇文化,積累一定基礎和經驗后,才能走進三蘇祠,為市民游客答疑解惑。
“為了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講解內容,我們對三蘇祠原有解說詞進行了改編,形成了一套紅領巾講解員的專屬版本。”共青團眉山市委副書記汪偉介紹,這套解說詞語言生動、情感充沛,幫助紅領巾講解員更好地向八方來客講述三蘇故事。
活動現場。譚笑非/攝
近年來,隨著三蘇祠的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預約和邀請“蘇娃講蘇府”紅領巾講解員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50余名紅領巾講解員通過培訓考核后上崗,累計開展義務講解1800余場,服務游客5萬余人次。
如今,這些佩戴紅領巾、身穿紅馬甲的小小身影,已成為三蘇祠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今天,一批像楊雨晨一樣的優秀隊員光榮退役,他們將以新的方式繼續傳承三蘇文化;同時,又有一批新志愿者即將通過考核,加入“蘇娃講蘇府”的大家庭。“老大賴依依目前就在三蘇祠里講解,老二賴依晨今年也準備報考紅領巾志愿者。”兩位孩子的母親雷小娟說,成為紅領巾講解員后,孩子不僅更加自信,表達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
在眉山,這些紅領巾講解員宛如一粒粒小小的文化種子,他們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讓悠久的三蘇故事在新時代的陽光下持續煥發著新光彩。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