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良文 眉山觀察 鄒鈺
風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時。8月27日,“天府糧倉·百縣千片”水稻測產驗收專家組前往東坡區太和鎮金光村、永豐村、四維村,對3個水稻千畝高產展示片進行現場實收測產,平均畝產達820.8公斤。
當天,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將沉甸甸的稻穗“變身”金燦燦的谷粒。專家組則按照《糧油作物實收測產驗收辦法(試行)》,通過?隨機取樣、?數據采集、?對比分析后,形成測產報告并提出未來的優化建議。
據了解,3個展示片均選用高產優質雜交稻品種“麟兩優華占”,配套適期早播、合理密植、集中育秧、水肥耦合、綠色防控等技術,節本增效顯著。
“我們川農大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共示范了3個技術。”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副教授楊志遠介紹,精準條播技術,改善了原來播種環節的無序撒播,可以節約1/3左右的種子,讓農民每畝節省50到60元;在施肥環節,通過配套技術運用,保障增產10%的同時,施肥量還能減少10%;推廣水肥耦合管理,與周邊對比,產量提高15%左右,畝均增收提高180元到210元。
在水稻產業發展中,東坡區還堅持在水稻品種和品質上發力:依托麟兩優華占、品香優秱珍,鞏固穩定水稻產量;以野香優莉絲、東坡稻1號來提高品質、打響名氣。
東坡區農業(水產)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鄒先倫表示,“依托中試基地,我們在2025年試驗新品種60個,很多品種畝均突破了800公斤,效果很好。”
據了解,自2024年東坡區全面啟動“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以來,該區大力推動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主攻單產提升,全面加強9個糧油千畝高產展示片建設。并通過深化“農科教”聯動,堅持標準化推進,做到種植品種、物資供應、技術路線、指導服務、田間管理五個統一,穩步提高全區糧油產量和品質,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貢獻更多東坡力量。
(圖據東坡區委宣傳部)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