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四川生態環境開設“‘兩山’回響”專欄,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生動實踐。為充分展示美麗四川建設成效,生態環境廳系統評估了2024年美麗四川建設工作,精選優秀案例,形成《美麗中國建設·四川在行動2025》成果集,今天,一起看樂山如何以自然生態、歷史文化作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
樂山市中心城區三江匯流處
樂山古稱嘉州,因山得名、因水而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近年來,樂山市以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為抓手,依托優質的自然山水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全面推進品質宜居城市建設和文旅深度融合發展。2025年成功進入四川省向生態環境部推薦的第一批美麗城市示范標桿名單。
01
世界級的自然山水資源
樂山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是全省河網密度最大地區之一。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然保護地19處,森林覆蓋率61.09%。生物多樣性資源極其豐富,野生植物370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45種,位于“華西雨屏”核心地區的峨眉山現有植物種類占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連續8年居全省第2,持續保持為“優”。
峨眉金頂
02
世界級的歷史文化資源
樂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古就有“海棠香國”的雅稱,擁有峨眉山—樂山大佛、東風堰3處不同類型世界遺產,是中國第一座壓水型核動力反應堆、第一座脈沖反應堆、第一度核電誕生地。現有315處文保單位、447項非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美麗樂山建設刻上了獨一無二的“特色基因”。
樂山大佛
03
聞者向往的品質宜居城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樂山繪就生態宜居新畫卷。“綠色打底、山水融合、景城一體”,留白10.77平方公里建設“城市綠肺”——綠心公園,沿大渡河高標準打造的7.77公里濱江生態綠道,啟動主城區公園建設提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67.88%,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4.08%,城市建成區44%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已建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個、美麗四川建設先行試點縣(市)1個、省級生態縣4個。
煙蜂鎮彝家新寨
04
國際范的旅游目的地
擁有43個國家A級旅游景區,構建165公里大渡河風景道,獲評全國首批交旅融合發展典型案例和全國旅游公共服務優秀案例,峨眉山市、市中區成功創建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天府旅游名縣。“食在四川、味在樂山”,形成了缽缽雞、蹺腳牛肉等品種繁多、口味出眾的特色美食,躋身全國“特色美食地標城市”、國家文旅消費試點市。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