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八月時節,在平昌縣岳家鎮觀音村的菊花種植基地里,幾十名村民穿梭在田間,忙著清理雜草、修剪枝條、澆水施肥,一派忙碌的管護景象。“眼下正是菊花長枝芽的關鍵時候,一點都馬虎不得,管護好了,收成才好。”正在田間勞作的村民李大姐擦著額頭上的汗,笑著說道。
李大姐是觀音村人,家里的3畝地之前一直種著傳統農作物,收入微薄。“自從土地流轉給企業種菊花,我不僅每年能拿到租金,還能在基地干活,一天能掙80塊工錢,家里開銷寬裕多了,也不用跟老伴兒分開打工了。”說起現在的日子,李大姐臉上滿是欣慰。
據了解,觀音村今年種植貢菊、桃菊等品種共計100余畝。通過土地流轉模式,村民的土地被集中租賃給企業,實現連片化、標準化種植,既盤活了閑置土地,又讓村民有了“租金+工資”的雙重收入。
按照生長規律,9至11月菊花將進入采收期,預計今年產量接近150噸,收入可達120萬元左右。
近年來,岳家鎮以“村集體+企業”模式為抓手,帶動周邊3個村發展貢菊、黃蜀葵、玄參等中藥材150余畝。目前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已突破1200畝,年產值達3000萬元,形成村集體與企業“雙增收、共發展”的良好格局。
從全鎮到全縣,平昌縣中藥材產業正穩步擴張。目前全縣已種植金銀花、石菖蒲、枳殼、貢菊等中藥材6.8萬畝,通過引入趁鮮切制企業、深耕飲片精深加工等舉措,持續為醫藥健康(現代中藥)產業融圈建鏈注入動能,讓中藥材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草”。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