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區融媒體中心 張勤寶 川觀新聞記者 秦勇
8月8日,遂寧安居區三家鎮三門村的千畝稻田里金黃翻涌,4臺收割機轟鳴作業,這里率先迎來“遂寧第一鐮”,奏響了遂寧規模化水稻收割的序曲。
三家鎮地處遂寧最南端,毗鄰重慶市潼南區,得益于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和優質品種選擇,這里成為遂寧水稻成熟最早的區域。
“我們這里氣溫相對較高,水稻自然成熟期本就比其他地方早15天左右。”陳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克蘭笑著介紹,今年合作社精準選種,引入了生長周期更短的“泰優粵禾絲苗”品種,讓水稻上市時間再提前—— 綜合算下來,比常規品種足足早了20天。“泰優粵禾絲苗”不僅“搶時間”,更“保產量”,平均畝產能達到1100斤。
為實現農事有序推進,合作社還搭配種植了生長期較長的“品香優秱珍”品種,通過錯峰收割模式,讓豐收節奏更可控。
據了解,該合作社今年種植水稻1800余畝。當前每天投入4臺收割機全力作業,日收割量達200畝,預計10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全部收割任務。
為確保稻谷品質,合作社采取“即收即烘即脫粒銷售”的高效作業模式:當天收割的稻谷立即送入烘干機處理,約1天后成為干谷,再經過必要的2天回潮過程,最快于8月11日完成加工,實現新米搶“鮮”上市。
今年,安居區水稻種植總面積25.8萬畝。目前,全區各地水稻已陸續進入成熟期,預計9月中旬前可全面完成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安居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