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智庫研究員 朱煒琳
近日,亞馬遜、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聯合發布的《韌性重構:2025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與全球商品貿易量增長乏力形成鮮明對比,全球電商市場展現出強勁韌性與增長活力,供應鏈變革將成為關鍵動力源。
為什么說供應鏈變革是關鍵?首先,調研數據顯示網購消費者高度重視“履約體驗”,消費者對購物時效性的需求升級拉動出海商家向 “供應鏈競爭力” 進化。再者,供應鏈成本是影響利潤的重要變量。報告顯示,在跨境電商整體經營成本結構中,物流倉儲成本占比高達15%到20%,僅次于核心的產品成本占比。此外,貨品供給的穩定性、配送時效性、庫存管理等問題都是當前跨境商家面臨的運營痛點,比如清關效率波動、運輸成本波動、淡旺季庫存積壓與缺貨風險等都對跨境電商持續增長帶來挑戰,而解決這些痛點的落腳點就是構建新型供應鏈體系。
無獨有偶,高盛發布的《2025年全球電商手冊》也印證了供應鏈變革的重要性。根據對全球多個地區跨境電商市場的調研發現,物流時效性對企業估值和市場拓展存在顯著正向影響,特別是電商滲透率較低的區域,即時零售已成為增長引擎。正如清華大學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柴躍廷教授在報告中所述:“供應鏈物流的戰略角色正在發生根本性逆轉。過去企業常常是被動應對物流問題。今后,那些能主動‘設計’供應鏈網絡,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本地敏捷響應力和數字化智能這三者深度融合的企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的主動權。”
報告預測,未來三年,跨境電商在供應鏈變革方面將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全球化供應鏈服務業興起。有兩類聚焦不同領域的主體,將形成優勢互補的共生關系。一方面,領先的綜合類供應鏈物流企業正持續拓展全球布局,積極構建覆蓋多國的倉儲網絡,推動資源深度整合。同時,專注于垂直領域的供應鏈物流服務企業,通過承接綜合類供應鏈物流企業的專業物流訂單,聚焦高價值的細分環節,如非標品倉配、售后維修、送裝修退等特色增值服務,持續構筑差異化競爭力。
“智能化”推動供應鏈跨越式效率提升。跨境電商供應鏈政邁入智能化升級新階段,智能倉儲機器人、AI 預判系統等多種類型前沿智能技術協同,形成“倉儲—決策—配送”全鏈路智能化閉環,實現效率跨越式提升。
“綠色化”激發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潛能。供應鏈的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影響歐美市場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環境友好型產品與服務更易贏得消費者青睞,進而持續提升用戶忠誠度與市場競爭力。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