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吳亞飛
共享單車是便捷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城市文明的“流動窗口”。
成都世運會即將開幕,為進一步優化城鄉人居環境,8月5日,“凈優亮美,全民共建”共享單車文明騎行倡議活動啟動,通過“線下倡議+數字演練+公益宣傳”模式,推進全市65個共享單車“一站一策”分類停放點位治理行動,倡導“綠色、智慧、共享”理念,讓文明騎行成為城市的風景線。
據悉,65個共享單車“一站一策”分類停放點位治理,給全市重點路段重點地鐵站周邊的共享單車建立一對一、個性化的治理方案,主要包括停放區域施劃、總量上限控制、規范停放秩序、清理轉運調度等多方面。
其中,針對單車多停亂放問題,推出共享單車和電動自行車分區管理,采用三色線框、分色分類停放管理,引導市民規范停放;針對點位上單車停放量遠超規劃量的問題,新增電動自行車停放點和共享單車停放區;針對單車堆積,潮汐動態增量多的問題,督促相關單車企業每日定人定點值守,及時轉運超量單車。
“請各點位反饋保障情況。”在成都市城管委數字化監管中心指揮大廳內,“數字賦能,共護市容”綜合調度上演,大屏實時切換監管平臺畫面與現場動態,并精準模擬、處置共享單車淤積和小廣告污染兩種典型市容秩序問題場景,展示在數字化背景下,通過平臺巡屏、企業包片、實時巡邏等舉措,政企聯動處置突發情況、市民投訴等問題。
在省骨科醫院地鐵站的治理現場,記者見到,共享單車用戶一到達“一站一策”點位附近,打開美團APP美團單車頁面時,就會自動收到一個彈窗,彈窗內容會提示引導用戶分色停放,停車入框。
美團單車成都城市經理周如鑫介紹,美團單車針對“一站一策”點位,基于點位容量、歷史數據、用戶騎行習慣等,自動分析監測淤積情況,通過激勵手段引導用戶從淤積點位轉至非淤積點位停車。“當點位車輛數達到上限后,用戶想要在此還車時,App端就會通過提示引導用戶前往附近就近點位換車,并配合分流還車的市民發放免費騎行卡券獎勵。”
青桔單車機動巡邏隊隊長黎洪介紹,為規范車輛秩序,青桔單車啟動了“0530響應機制”,即,5分鐘響應、30分鐘到達、60分鐘處理,提升線下車輛管理能力,讓共享單車在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助力城市管理。
此外,青桔、美團、哈啰三家企業聯合開展“凈優亮美,全民共建”公益宣傳活動,開展“規范停放,文明有我”勸導隊、“文明規范我知道”趣味互動,設置“規范停放,文明出行”簽名海報,引導廣大市民參與到共享單車文明建設中。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供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