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陳宇
近日,內江市統計局發布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947.8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3.2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360.6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493.9億元,增長7.0%。全市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工業、投資、消費等領域表現亮眼。
工業動能強勁成為突出特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延續了一季度13.3%的高增速。高技術制造業引領增長,增加值增長28.7%,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幅高達46.4%。中顯智能、富樂華等企業新產線投產,以及浙江大彩光電等項目的落地,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同時,總投資50億元的匯源集團果蔬加工智慧冷鏈產業園加快建設,為農業產業鏈升級提供支撐。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1%,結構持續優化。第一產業投資增速達58.1%,制造業投資增長35.5%,實體經濟成為資本投入重點。內江經開區42個市級重點項目提前實現“雙過半”目標,完成年度投資的55.09%。“首席服務官”制度通過精簡審批流程,顯著提升項目落地效率,例如匯源項目開工時間提前一個月。
消費市場穩步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2%。服務業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5.7%,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0.8%。“惠聚新春·甜蜜內江”迎春消費季采取“1+5+N”模式,覆蓋全市千余家商家,舉辦130余場活動,有效激活假日經濟。房地產市場同步回暖,“置業內江·安居甜城”房交會整合全鏈條服務,助力返鄉置業。
縣域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威遠縣發展黑山羊標準化養殖,推動與羊肉湯產業深度融合;市中區桂明水產家庭農場通過線上銷售白烏魚,年產值超百萬元。全市農村面貌改善工程持續推進,第三批17個鎮的戶屬設施改造進入收尾階段。水利蓄水達3.67億立方米,同比增加0.55億立方米,夯實農業基礎。
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取得突破。3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39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7.79億元,涵蓋隆黃鐵路擴能改造、資銅高速等基建項目。內江國際物流港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成為成渝主軸最大公路物流樞紐。開放平臺建設提速,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班列集結中心揭牌,“川渝通辦”覆蓋38項高頻事項。
展望下半年,內江將聚焦工業壓艙石作用,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培育和川渝汽車產業鏈協同。科技創新方面,布局高端裝備、生物制造中試平臺,攻關基因編輯醫用供體豬等關鍵技術。項目儲備加碼,計劃推動恒博生物、浙江大彩光電等項目開工,確保“十四五”圓滿收官。
以“做大工業、做強物流、美鄉優城、共同富裕”為總抓手,這座成渝主軸上的老工業城市正通過產業升級重塑發展格局。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