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明 川觀新聞記者 任紫鑫 綿陽觀察 郭超英
“現在感冒發燒不用跑縣城,家門口的衛生院就行!”近日,75歲的夏奕通老人在三臺縣金石鎮中心衛生院打完點滴,手里攥著報銷單據感慨。
作為三臺縣的人口大鎮,金石鎮居民曾面臨“小病拖、大病跑”的就醫困境。2023年三臺縣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啟動后,金石鎮中心衛生院投入300余萬元進行改造,新增負壓救護車、電子胃鏡、DR等設備,開放床位增至120張。“去年完成手術300多臺,外科、婦產科能做一二級、部分三級手術。”院長銀建強指著腹腔鏡設備介紹,如今衛生院不僅能治常見病,還能為德陽市中江縣等地的跨縣患者提供急診急救,服務輻射人口超10萬。
金石鎮中心衛生院醫生正在做手術。受訪者供圖
醫保報銷流程也非常便捷。來自中江縣通濟鎮的唐貴遠老人跨縣就醫,只需本地備案即可在金石鎮直接報銷。“家離金石鎮只有4公里,比去通濟鎮還近,專家每月來坐診,藥費還便宜。”
“硬件上去了,軟實力也要跟上。”如今的金石鎮衛生院有職工102名,其中91名專業技術人員,6名外科、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通過縣域醫共體建設,縣級醫院每周還派專家來院帶教,7名新引進的技術骨干剛從三甲醫院進修歸來。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中醫類醫師占醫師總數27.7%,“簡驗便廉”的中醫藥服務正逐漸成為該院的金字招牌。數據顯示,三臺縣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以來,該院門診量達60300人次,收治住院6273人次。
在三臺縣,像金石鎮中心衛生院這樣的縣域醫療次中心還有7個。“次中心就像縣域醫療的‘中轉站’,既要接住上級資源,又能輻射周邊鎮村。”三臺縣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8個縣域醫療次中心的建成,三臺縣將推動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就醫不出鎮”從愿景變為常態。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