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高杲
創新之火,點燃巴蜀盛夏之夜。
突破技術壁壘——6月19日,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攜手重慶華能水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研發的能源領域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300兆瓦級變速抽水蓄能發電電動機全尺寸交流集電系統完成驗證試驗,標志著我國變速抽蓄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共建創新生態——6月12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和中國(綿陽)科技城簽署“共同打造高質量發展創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高地戰略合作協議”,探索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發展”全鏈條創新生態。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四川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川渝一盤棋’,加強成渝區域協同發展”“著力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近兩年間,川渝兩地堅持“一體化”“一盤棋”理念,深化科技創新合作,推動成渝地區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西部(成都)科學城(圖片由四川天府新區科學技術局提供)
添動能
加速高能級創新平臺布局,提升區域創新策源力
興隆湖畔,創新成果加速涌現。
“夏天戴上這頂‘帽子’,可讓頭部溫度比帽子表面溫度至少低10攝氏度。”近日,位于西部(成都)科學城的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內,研發人員王印庚指著頭上的防曬帽介紹,這款產品應用了輻射制冷技術,可以為防暑降溫帶來全新解決方案。
同一片區域,成都科創生態島上,機器人給咖啡拉花,無人機進行外賣配送、無人駕駛船徜徉在鹿溪河上……科幻場景照進現實。
未來“觸手可及”,離不開高能級平臺的建設。近年來,川渝以西部科學城為主要承載地,協同推動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快建設,打造各類高能級創新平臺,為兩地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策源能力。
全力打造“排頭兵”——11個國家大科學裝置陸續在兩地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加速成形,首批4家天府實驗室實現實體化運行,第二批蓄勢待發,重慶實驗室建設全面提速。
大力打造“集團軍”——11家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掛牌運行,川渝首個省(市)級綜合類技術創新中心萬達開技術創新中心已經實現市場化運行,兩地還推動川渝全國重點實驗室、省(市)重點實驗室提檔升級。
蓄勢能
制度松綁、系統集成,推動更多成果走向“應用場”
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去年1月,重慶市印發《重慶市加快推動高??萍汲晒D化與產業化若干措施》,支持“先投后股”轉化高??萍汲晒?。幾乎同時,四川出臺《關于全面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面向全省推廣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改革。
從松綁“粗繩子”到解開了“細繩子”,兩地的探索還在繼續。今年以來,修訂《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重慶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制定《四川省進一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工作方案》……川渝兩地勇闖“深水區”、敢啃硬骨頭,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通過“按比例賦權”“先確權后轉化”“先試用后付費”等舉措,破除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提升創新資源的配置力。
機制松綁,激蕩“源頭活水”,系統集成,則讓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突飛猛進之勢。
為打通區域合作的堵點——川渝兩地聚焦人工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強化有組織的科研,聯合布局257項科技合作項目,研制出時速400公里高速列車節能輔助駕駛系統、碳基集成電路工藝器件等一批創新成果并實現轉化。
為緩解從“實驗室”邁向“應用場”的痛點,兩地著力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共建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研院所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技術轉移聯盟等平臺,聯動促成X射線Flash放療技術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成渝地區轉化和產業化。
為破解產業鏈上的卡點,兩地探索“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機制,圍繞傳統產業“迭代”、新興產業“搶灘”、未來產業“破冰”,力爭取得重大創新成果和群體性技術突破,為產業發展闖出新路。
增活力
培育壯大科技企業,打造創新生態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當前,川渝兩地都把培育壯大科技企業、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重點。
為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重慶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到2027年將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在2022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四川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強領軍、強主干、強基礎“三強計劃”,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培育。
完善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去年,四川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1.82萬家、新增1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2.4萬家、新增3000家,川渝兩地共同匯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2.7萬家。
面向未來,兩地還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聯合兩地優勢科研力量,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共同承擔重大攻關任務。
比如,攀鋼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慶大學等單位,組建釩鈦創新聯合體,取得高品質超軟海綿鈦制備、多組元雜質元素協同控制、規?;€定制備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
再比如,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組建了動力電池仿真軟件創新聯合體,加快高內聚低耦合軟件模塊、電池單位多功能仿真模塊等技術研發。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領軍企業往往具有良好的研發基礎,也有能力牽頭高校院所開發前沿技術,解決行業共性難題,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放眼更大范圍,川渝兩地一體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步伐也在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兩地共同舉辦了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啟動成渝地區“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成渝地區“一帶一路”科技合作“雙千”計劃等,優化創新環境,拓展交流渠道,打造創新生態,將進一步提升川渝科技創新全球影響力。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這項變速抽蓄技術,說不定以后能讓咱家里的電費都省不少,期待落地應用
川渝聯手搞出變速抽蓄核心技術突破,以后用電更穩了,打工人再也不怕突然停電加班
以前總覺得科研離生活遠,現在才知道川渝合作的成果,分分鐘改善咱日常用電體驗
東方電氣和重慶華能這次合作太牛,希望多出點這樣的 “王炸組合”,搞更多技術創新
聽說變速抽蓄技術能靈活調節電力,以后夏天開空調再也不用擔心電壓不穩跳閘了
感覺川渝在科技上 “抱團” 后,搞起研發來像開了加速掛,成果一個接一個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