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景區好像都在賣文創產品。其中像是故宮博物院的《故宮日歷》、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鳳冠”冰箱貼、黃鶴樓公園的文創雪糕……都從線下火到了線上,最終成為在全國都有很高熱度的爆款。
那景區為什么要賣文創產品,這個其實不難理解,為了掙錢和吸引游客嘛。但要問怎么才能把文創產品做成爆款,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于是我們找到做景區文創的高手,三星堆博物館景區,請他們來談談景區+文創的經驗。你可能也知道,三星堆近年來推出過一大批爆款產品,文創收入在全國文博單位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但讓我們沒想到的是,三星堆工作人員說其實他們大部分文創產品,包括那些爆款,都是找第三方去設計生產的。這讓我們很驚訝,也有些困惑——大家都找第三方,為啥你們就能做出爆款?真的就只靠了三星堆這個IP嗎?
三星堆工作人員回答說,當然不是只靠IP,三星堆在實踐中是形成了一套能夠不斷催生爆款的市場化機制。具體來說,這套機制體現為三組數字:
第一組數字關于產品供給。三星堆的產品數量可能比你想象中要多得多——它目前有大概2000款在售產品,由超過100家第三方供應商提供。三星堆還會要求每家供應商每年必須提供一定數量的新品。
這第二組數字關于產品審核。對于供應商不斷提供來的新品,三星堆每月會定期舉行產品審核會,新品必須經審核通過后才能制作銷售。而審核會一年要審核上千款新品,通過率是低于50%的。
第三組數字關于產品淘汰。新品在審核通過后還面臨兩道關卡:第一是先在新品區上架銷售3個月,如果銷售數據不錯才會進行常態化銷售;第二是常態化銷售的所有產品,都要經過3個月一次的篩選。同品類中銷量較低的產品會按一定比例被淘汰。
三星堆工作人員說這一套機制,既是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客觀需要,也是為保持產品創新性的刻意為之。目的就是要通過不斷推陳出新和不斷大浪淘沙,來適應不斷變化的文創潮流和消費者偏好。這個,就是三星堆能不斷做出爆款文創產品的重要秘訣。
當然除了聊做產品,我們還談了不少其他事,比如三星堆和《原神》游戲、和麥當勞等等知名品牌開展合作的背后邏輯。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查看文旅融合“方法論”第一期的文字版。
今天就說到這兒,我們下期見。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