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評論員
改革是發展不竭的動力源泉。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聚焦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和政策難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目的就是要讓文化和旅游“融得了、融得好”,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
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一靠經營主體強,二靠科技含量高。按照全會部署深化文旅融合重點改革,在工作中既要把牢方向,又要大膽探索,做好培育壯大文旅經營主體、深化文化事業單位和國有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文旅融合資源要素配置等重點工作,確保四川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企業強,產業才會強。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培育壯大文旅經營主體是重中之重。總體上看,四川文旅企業“小、散、弱”的狀況仍然比較突出,規上文化企業數量相比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還較少,尤其缺乏在線旅游服務、演藝經紀、票務營銷等方面的鏈主企業。要堅持引育并舉,持續推進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建立文旅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加快打造若干引領性大企業大集團,推動中小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充分激發各類文旅企業積極性創造性。
近年來,數字文博、線上展演、云上旅游、沉浸式體驗等廣泛興起,深刻重塑文旅產業發展形態,未來的文化旅游業必將是由科技引領和創新驅動的。要順應科技和文旅深度融合趨勢,探索建好文化和科技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要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大力發展影視動漫、游戲電競、數字創意、網絡視聽、超高清視頻、科幻等重點產業,加快建設文化大數據體系和高能級創新平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帶動力的產業集群。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大統籌協調和工作落實力度。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重點文旅項目推進機制,完善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體系。要強化財政金融支持,發揮省級文旅專項資金引導撬動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要打造高素質文旅人才隊伍,支持文化旅游相關院校和學科專業建設。各地、各部門要主動作為、履職盡責,以務實作風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近年來,四川文旅融合發展持續推進,已迎來量質齊升、大有可為的重要窗口期。在更廣范圍、更高水平上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必須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深化改革為抓手健全體制機制,充分綻放四川獨特的自然生態之美、多彩人文之韻,不斷提升巴蜀文化影響力、四川旅游吸引力、文旅產業競爭力,推動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這改革給四川文旅裝上“渦輪增壓”,企業要變強,文旅產業得“育苗造林”,長成參天大樹。科技一融合,文旅產業估計要“飛”起來,看這勁頭,未來四川文旅得“火出圈”啦!
四川文旅要實現大發展,不能單打獨斗,而要報團取暖,將文化產業當做實體產業對待,吸引大量民間資本進入,走融合式、創新式發展道路。
文旅融合不是"拉郎配",要像火鍋涮毛肚,七上八下講究火候,既保留文化的根,又沸騰旅游的浪!
文旅要“融得了”“融得好”,關鍵詞語要抓牢,“文”是靈魂,“旅”是載體,“文”“旅”是相互融合,是做大數據的算法,而不是做“文”+“旅”的加減法。
文化和旅游幾千年一直就沒分開過,從詩經中描述的美好場景到今天的科技賦能,文化和旅游從來都相輔相成、互相成就,如今又迎來重要的窗口期,一定要把四川的自然生態之美和巴蜀文化完美融合,吸引更多人神往巴蜀、身行四川。
融得了、融得好,大膽探索,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