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陳宇
2024年12月30日,位于內江經開區的四川集世邁物流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內,焊花閃爍、機器轟鳴。4年前,這里還是荒草叢生、大片廠房閑置。
內江是老工業城市,在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中,常會面臨用地供需緊張的矛盾:一方面,新上的工業項目因沒有空間難以落地;另一方面,部分工業用地與廠房存在低效閑置的問題。
如何破局?內江市立足問題導向,采取資產重組、收購復用、擴容增效、技改升級等方式,讓問題資產“退出”,破解閑置土地與廠房盤活利用的困局,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騰出”空間。
四川集世邁新能源物流智能裝備園區。唐廣 攝
精準摸底
厘清閑置資源“明細賬”
為全面掌握閑置資源的情況,內江各縣(市、區)組建摸排小組,深入全市各地開展“大普查”,截至2022年底,共摸排出閑置工業用地41宗4211畝、工業閑置廠房64.5萬平方米。
摸排登記的內容,既有建筑的面積、結構以及建成年代等數據,也有對其后續用途的分析,比如哪些廠房具備簡單改造后就能快速投入生產的條件等。
位于內江市市中區的原內江市棉紡廠就借此迅速找到了新“伙伴”。原內綿廠舊址占地約170畝,經安全檢測,可靠性鑒定為B級及以上的建筑物總面積有約8.36萬平方米。2022年1月,四川國晟置業有限公司競得該土地,將其打造為城市服務物流樞紐。
市中區工業風旅游新場景。唐廣 攝
在摸排登記的同時,內江還通過衛星遙感、實地測繪等辦法查明城市中的邊角地以及鄉村閑置的集體用地,對每宗土地的性質進行詳細劃分,為后續精準匹配項目奠定基礎。
對停產停業的企業,內江也沒有忽視。當地經信部門主動上門調研,了解企業停產原因,仔細核查設備的完好程度等情況,形成詳細的企業閑置資產檔案庫,制定后續盤活措施。
如威遠縣就通過推動四川京威公司與川威集團合作,盤活川威集團的生產線原料堆場,用于總投資150億元的四川京威公司高端離心球墨鑄造項目一期建設。
多元舉措
激發閑置資源“新活力”
精準摸底之后,內江積極采取多元舉措,全力激發閑置資源新活力。
針對閑置廠房,內江市大力推行“騰籠換鳥”策略。內江市市中區政府平臺公司收儲瀕臨破產的機床企業土地與廠房等資產,以“政府出租廠房+企業建設生產線”的合作模式,招引四川省內江旭源機床有限公司入駐。目前,該公司已實現工業總產值1.1億元。
四川集世邁物流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所使用的閑置廠房,也是通過政府“做媒”實現“易主新生”。目前,該公司廠房周邊已聚集近20戶企業,合計實現工業年產值上億元。
閑置土地也得到巧妙規劃利用。如不少城市小塊閑置土地被改造為街頭口袋公園、便民停車場等,在改善城市功能配套的同時,有效提升周邊土地的價值。
對于停產企業的閑置資產,內江市積極推動資源整合和二次招商,一方面,整合閑置設備,建立共享設備平臺,幫助有需求的企業低價租賃使用;另一方面,梳理企業的技術和專利,吸引同行接手重組。
通過一系列舉措,內江全市共盤活工業閑置土地25宗2600余畝、閑置廠房30余萬平方米,為新進項目騰出空間。近2年來,該市共利用工業閑置土地、廠房引進50戶工業企業,其中包括規上企業11戶,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注入強勁新動能。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