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楊藝茂 樂山觀察 冷潤雨
8月23日,記者從峨眉山市委宣傳部獲悉,峨眉山林業管理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監測時,意外發現了三只極危兩棲動物——峰斑林蛙。經相關部門專業鑒定,這是該物種在峨眉山“消失”50多年后首次“現身”。
記者了解到,峰斑林蛙為峨眉山獨有種,生活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針闊葉混交林區,以多種昆蟲和小動物為食。1978年由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胡淑琴和葉昌媛共同命名,201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結果顯示,峰斑林蛙為極危(CR)等級。
“今年,我們通過科研單位給我們提供峰斑林蛙的線索,發現了三個疑似峰斑林蛙的個體。”峨眉山林業管理所生態站工程師梁東介紹,三只疑似峰斑林蛙個體,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進一步鑒定,最終認定為消失半個多世紀的峰斑林蛙。
“據我個人了解,可能是這個物種本來就是一個極小種群,在峨眉山分布得非常狹窄,加之現在的全球氣候變化,可能這個物種的活動節律也有了一定的改變。”成都師范學院教授王剛坦言,峰斑林蛙這個標本最早采集追溯的時間應該是在1965年左右,所以消失了50多年沒有被找到,整個科學界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王剛說,首先一個物種是否滅絕,有一個標準,就是50年沒有再發現一個存活的個體,我們就可以判斷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了。峰斑林蛙現在時隔50多年被重新找到了,一方面證實了自然界物種它有一個自我的修復恢復能力,另一方面這個物種的再次發現,也給咱們科學研究提供了一些珍貴的瀕危物種基礎數據。
峨眉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全山擁有野生高等植物3700多種,野生動物超過2300種。
(圖片、視頻基礎素材源自峨眉山市融媒體中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