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張敏
7月10日,廣元市旺蒼縣三江鎮下了3天的雨終于停了。早上七點半,厚壩村地質災害監測員李曉玲早早地出了門。
“比起降雨,地質災害有滯后性,今天地災黃色預警還沒解除,巡查的頻率就不能減少。”李曉玲負責的是厚壩村滴水巖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按照要求,地質災害黃色預警期間,每隔1至2小時就需要巡查一次。
李曉玲負責厚壩村滴水巖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拍攝點位照片是地災監測員的工作內容之一。李曉玲 攝
“這個災害隱患點主要會對巖體周圍村民和房屋產生威脅。”李曉玲家就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不遠處,由于點位無法靠近,她需要繞行到對面山坡上進行監測。
“主要看石頭有沒有松動,植物有沒有傾斜,裂縫有沒有變寬等,一旦有變化就立即記錄下來上報,讓專業人士判定有無滑坡、崩塌的可能。”沿著山路步行了半小時,李曉玲仔細地觀察了滴水巖裸露的巖體及周邊的植物,發現沒有異常后,拿出相機拍照片做了記錄。
地質災害監測點的巡查結束,李曉玲又馬不停蹄地來到受影響的村民家里,查看村民是否返家。“厚壩村受影響的村民數量很少,只有4名,采用投靠親友的方式避險,我要做的就是及時通知他們避險轉移,并保證在不安全的情況下絕不返回。”李曉玲說。
7月6日,廣元迎來新一輪強降雨,7月7日,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今年首個地災橙色預警,預警范圍正是旺蒼縣。截至7月10日下午,廣元本輪強降雨已結束,旺蒼縣一處發生泥石流,由于采取措施及時,受影響的13名村民在第一時間安全轉移,未造成人員傷害。
旺蒼縣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陳三國介紹,進入汛期后,旺蒼縣進一步加強了值班值守、隱患排查、監測預警、避險轉移、信息報送等方面工作,鄉鎮及相關行業部門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全縣91名地質災害監測員也在積極行動。”陳三國介紹,地質災害監測員日常按照一周監測2至3次,遇強降雨或發布黃色及其以上地質災害預警期間,加密監測每隔1至2小時至少監測1次。同時,積極開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必要時協助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至安全場所。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