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曾小清
4月26日清晨,峨眉山麓氤氳著溫潤的空氣。一聲鳴笛之后,峨眉山高橋威士忌酒業工旅融合項目破土動工。這是郎酒集團建設的第三座酒莊,總投資不低于30億元,含麥芽威士忌蒸餾廠、威士忌品鑒、世界烈酒文化藝術展示中心等,設計年總產能為1萬噸原酒。
5公里之外,是全球洋酒巨頭保樂力加集團投資的疊川(峨眉山)麥芽威士忌工旅融合項目。去年12月,“峨眉造”威士忌從這里下線,銷往全球。同年,保樂力加與峨眉山市再簽協議,未來4年增資2.5億元,將現有產能翻一番。
有明星企業示范帶動,“郎酒威士忌項目,從簽約到落地,僅用一年。”峨眉山市經信局局長楊武說。4月25日,峨眉山威士忌產業招商推介會(以下簡稱“推介會”)上,瑞鵬、沃林兩個橡木桶項目簽約落地。其中瑞鵬項目投資額3億元。
峨眉山威士忌產業招商推介會現場。峨眉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聚集效應凸顯,“進一步堅定了我們打造中國高端威士忌產業集群的信心決心。”峨眉山市委書記李良在推介會上說。
信心與決心,正被一組目標數字具象化:力爭到2027年,落地威士忌企業5家以上,年產能3萬噸,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50億元;到2030年,落地企業達10家,產能和產值力爭達5萬噸、300億元。
機遇來自市場。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分析,中國酒類市場呈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趨勢。威士忌是酒類消費新賽道,目前僅占國內烈酒市場的0.5%,在年輕化市場和中高端消費中,認可度高。
不僅國際洋酒巨頭加快布局,國內白酒品牌企業也盯上了這塊新市場蛋糕。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在新項目開工儀式上表示,到2030年,峨眉山酒莊、郎酒莊園,及目前在建的龍馬莊園,將形成三足鼎立,助力郎酒實現銷售千億元目標。
峨眉山高橋威士忌酒業工旅融合項目開工儀式。峨眉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投產的威士忌項目達26個,規劃產能25萬千升、實際產能8萬千升,預計未來還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競爭激烈,峨眉山市以何勝出?
“我們正在積極對接全球排名前五的頭部洋酒企業。”峨眉山市常務副市長廖學松希望,引進龍頭,引進一個產業鏈條,做品牌酒產區。
底氣在于雄厚的“家底”。峨眉山礦泉水是全國第八個礦泉水類地理標志。從1985年第一瓶礦泉水下線以來,峨眉山市已聚集13家礦泉水、飲料、啤酒、果酒等品牌企業。2017年,保樂力加在委托第三方公司在中國40多個城市獨立選址后,選定峨眉山市。風土和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的水資源、每年2000萬人次的游客體量,成為這場招商角逐的重要砝碼。
產業發展,不能光靠老天爺賞飯吃。為構建完整的威士忌產業生態圈,峨眉山市在南部的高橋、龍池、羅目三個臨近鄉鎮規劃了2000畝土地,按前端種植、中端生產、后端配套三個環節,打通釀造原料、麥芽發酵、橡木桶儲存、銷售推廣等鏈條。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加快,為了讓企業能“拎包入住”。
峨眉山市還在推介會上發布了引才措施,威士忌產業人才分層次獲2萬—80萬元現金獎勵或補貼,子女入學等10項支持舉措。
去年,峨眉山全市三次產業比重為1:3:6,文旅支撐,第三產業一直遙遙領先。發展以威士忌為代表的食品飲料,峨眉山市意欲將工業比重提高到40%以上。
“這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要做好融合發展文章”。廖學松說,于山水之間,推動工旅融合,無論是對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還是發展水產業,都將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