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動現場。 羅順 視頻拍攝
邵帥 宜賓觀察 王揚 川觀新聞記者 寧寧 邊鈺
蘆笙悠揚樂花山,苗鄉風情醉八方。4月20日,全國“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動、“大地歡歌”2023年四川省鄉村文化活動年、省級非遺興文苗族花山節展示傳承活動在宜賓市興文縣同步啟動,帶觀眾沉浸式感受鄉村文化新風景。
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鄉村振興局、宜賓市人民政府承辦。
俯瞰花山節現場。 羅順 攝
上午10時20分許,500人組成的方隊在苗鼓的奏鳴引領下,進行“10秒人體倒計時”,拉開開幕式文藝匯演帷幕。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演員們齊聲合唱《愛我中華》,展現了民族團結一家親;音舞史詩《花山傳說》以講述花山節來歷為表演藍本,輔以歌舞、雜技、情景、農耕文化的融入表演等形式。
在祭祀舞《苗魂》之后,祭祀儀式正式開始。只見五彩繽紛的花桿下,苗族長者點燃香燭,接著向花桿行禮、敬獻米酒,主持者唱頌著苗族古歌,祈求神靈賜福。苗家兒女們圍著花桿吹奏蘆笙調,獻上祭祀舞,共同祈求花桿保佑人間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興財旺、幸福安康。“演出通過無縫銜接的形式進行場景轉換,融入傳統祭祀、農耕文化、民族團結等內容,展現天下奇觀、浪漫花山的美好場景。”主辦方表示。
花山節秀出苗鄉別樣風情。 羅順 攝
苗族盛裝巡游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15輛造型各異、特色鮮明的花車沿著市民廣場等地巡游,主題包括花山節、民族團結進步等,集中展示了興文縣及各鄉鎮民俗和文化特色,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賞、拍照、點贊。
當天還發布了“四季村晚”重點活動和各地示范展示點名單、“大地歡歌”2023年四川省鄉村文化重點活動名錄。
全國“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動扎根于鄉土、承載著鄉音、凝聚著鄉情,是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創新成果和全國性重大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其中,春季“村晚”主會場設在宜賓市。全新推出的四川省鄉村文化活動年以“天府鄉村大舞臺”為核心品牌,采取主體活動和系列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將開展100多項重點鄉村文化活動,推動鄉村“四季村晚”常態化惠民。
活動舉辦地興文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擁有獨具特色、底蘊深厚的苗族文化,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也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縣。花山節是苗族同胞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已成為興文縣展示少數民族風情、促進民族團結的精彩盛會和獨特名片。
近年來,宜賓市搶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重大機遇,推出“酒都風情群星薈”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大批優秀文藝作品、文化創新產品走進群眾生活。興文縣以苗族文化為引領,融合紅色文化、僰人文化、民俗文化,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舉辦興文苗族花山節、國際花山音樂節、西部民歌大賽等重點活動,文化惠民成效顯著,品牌價值日益彰顯。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