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觀察 曹洋 川觀新聞記者 劉川 寧寧 文/圖 羅順/視頻
1月18日,農歷臘月二十七,宜賓市高縣沙河鎮白廟村,剛修好的檸鄉大道上,“京”“粵”“蘇”“浙”等外地牌照車輛絡繹不絕,在外務工的游子們回家,看到的是家鄉的新面貌。
在檸鄉大道旁的凱華生態農業檸檬加工廠里,半自動的加工線上,工人們在對檸檬進行剪把、清洗、分揀、包裝……廠內廠外一片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這些檸檬經過處理,將送到蜜雪冰城等知名茶飲的全國分店里。去年,光是專供蜜雪冰城,就有了3000余噸。
在加工廠里,64歲的宋萬英剛領到5350元工資。“我們都60多歲了,在外面打工都沒人要,沒想到在廠里能掙那么多錢。”宋萬英樂呵呵地說,過去一年,檸檬產業讓大家收入都增加了,現在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在檸檬加工廠,像宋萬英一樣超過60歲的工人有近60人,占比超過五分之一。“無論是殘疾人還是老年人,只要有一定的勞動力,愿意工作,我們廠里都有合適的崗位。”高縣凱華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加工廠,檸檬果園規范管護常年可吸納約1000人勞動就業,每年勞務支出超過800萬元,固定向農戶分紅30余萬元,2022年產值近2500萬元。
白廟村距宜賓市區約35公里、距高縣縣城約45公里,是沙河鎮確定的6個中心村之一,現有戶籍人口5000余人,超過一半的勞動力都在縣外務工,村里常年只有2000余名常駐人口,且多為50歲以上中老年人。
如何讓留在村里不到一半的人實現“家門口的就業”,實現“共富”?沙河鎮確定以白廟村為中心,一二三產聯合發展,規劃打造“檸香田園”現代農業產業示范片。
白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韋治君介紹,從2015年起,龍頭企業在沙河鎮流轉土地8000多畝種植檸檬,其中白廟村就有核心基地1500畝,通過示范帶動輻射周邊農戶。
走進白廟村的檸檬種植基地,空氣中彌漫著檸檬清香。放眼望去,數十名農戶穿梭在果林里采摘,一筐筐金燦燦的檸檬從這里被運往附近的檸檬加工車間。
“過去,村里沒有主導產業,村民勞動技能單一,大家都覺得日子沒有奔頭;如今,村里的檸檬、黃桃等產業正帶領村民致富增收。”韋治君說,下一步,白廟村將整合檸檬種植、黃桃種植、有機農場、糧油基地等,在逐步推進現代農業的同時,不斷發展綠色觀光旅游,讓老百姓受益。
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少人家都買起了小轎車。為方便群眾出行,2022年,村上僅3個月時間便完成寬6.5米、長2.68公里道路整治、硬化。
道路越來越寬敞,村莊也越來越美。白廟村兩委綜合專干曹伯成說,2022年,該村已實現標準垃圾池組組全覆蓋,農戶的垃圾不再亂丟、亂扔,不少村民都反映:“現在村里面越來越干凈,看起來舒服。”
回鄉的人們也萌生出想在家鄉干事創業的念頭。就在幾天前,白廟村召開了一場知名人士、返鄉農民工代表座談會,向他們介紹當地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和投資機遇。“我在外面打拼多年,這幾年打算在家鄉投資發展,對鄉村旅游線路的打造很感興趣。”剛從外面返鄉的王仕榮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