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一灣。
鳥瞰南溪城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宜賓市南溪區始終踐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重要要求,立足丘陵縣區實際,突出實心干事、科學作為,堅定扛牢糧食安全主體責任,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全力以赴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穩增收,成功躋身全省產糧大縣行列,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貢獻南溪力量。
牢記使命 強化擔當 全力促進糧食增長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南溪區始終堅持把糧食安全牢記心上、扛在肩上、攥緊手上,全面做到責有人擔、田有人管、地有人種。
航拍南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
一是穩糧有力量。深刻領會“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的重要要求,南溪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推行糧食安全黨政領導“五包”責任制,制定部門糧食安全責任清單,壓緊壓實區鎮村三級主體責任,形成“區領導包鎮街,鎮街干部包村包片,村社干部包組到戶”的責任體系。將糧油產業作為農業頭號產業,抽調精干力量,高標準建立“專業、專注、專責、專攻”的糧油產業發展專班,全區上下形成重糧、抓糧的濃厚氛圍。
二是產糧有根基。深刻領會“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的重要要求,南溪區全面推行“田長制”,設立網格員、農技員、執法員、監督員“四員”,確保每一塊耕地都有“守護人”,從責任上構建嚴格的保護網絡。投入專項經費,持續開展撂荒地治理,組建整治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兩支執法隊伍,建立動態監測巡察機制,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從執法上守牢耕地紅線。
三是種糧有目標。深刻領會“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的重要要求,南溪區將糧食生產列為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年把糧食生產任務細化到鎮、村、戶,逐級簽訂糧食生產“軍令狀”,保證糧食生產面積與產量只增不減。整合區委督查委、區紀委監委等力量,圍繞撂荒耕地、亂占耕地建房等問題開展監督檢查,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細,以鐵的紀律保障糧食安全。
牢記根本 強化支撐 全力促進農業增效
農業是國之根本,糧食是農業之根本。南溪區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毫不松懈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
南溪區月亮灣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一是建強基礎保產量。堅持長效管護、良田糧用,全區建成35.63萬畝高標準農田,促進耕地集中連片、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生態友好,每畝增產糧食50公斤以上。連續7年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完成龍滾灘水庫補水及灌區渠系工程和馬耳巖水庫除險加固項目,耕地有效灌溉率達到84%以上,基本形成了蓄、引、提、排較為完善的農田灌排體系,夯實了糧食安全的水利基礎。
二是科技賦能提增量。南溪區堅持把科技作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支撐,按照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的理念,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基地13個,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具、新機制,糧食生產的科技底色越發亮眼。積極推廣“菜—稻—菜”水旱輪作、玉米(高粱)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糧經輪作等種植模式,著力提升耕地復種指數,有力保障糧食穩產增產。
三是“三產”融合擴體量。南溪區堅持用發展經濟的思路來發展農業,依托九龍工業園區,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糧食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構建從原糧到成品、產區到銷區、田間到餐桌的“大糧食”“大產業”“大流通”格局,促進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聯動。探索“國企搭臺、多元參與”運營模式,加快推進10萬畝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牢記宗旨 強化保障 全力促進農民增收
糧食安全一頭連著國家戰略,一頭連著百姓生活。南溪區始終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圍繞“讓農民種糧有錢掙”目標,不斷提升價值鏈、打通供應鏈、完善利益鏈,努力讓務農種糧不吃虧、多得利。
高粱豐收農民笑,又是一年好收成。
一是聯農帶農優機制。南溪區堅持優勢互補、分工協作,探索“園區+企業+集體+農戶”“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專業大戶”等利益聯結模式,放大糧食生產集群效應,幫助農戶實現“土地流轉+二次分紅+就近務工”多元增收,把產業增值環節更多留在農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
二是市場運作拓銷路。南溪區堅持牽線搭橋、產銷并舉,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動五糧液、溯源農業等企業與農戶簽訂“訂單生產、保底收購、優質優價”合同,讓農民吃下“定心丸”。堅持以節促銷,通過舉辦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首屆優質紅粱采購商大會、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五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四川·南溪)分會場暨首屆南溪特色農產品采購商大會等活動,引導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切實解決農民“賣糧難”的問題。
三是政策激勵強引領。堅持重農抓糧、政策興糧,南溪區出臺《高質量推進糧食生產發展的六條政策措施(試行)》,從撂荒地治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貸款擔保貼息、保護價收購、專家服務、品牌創建6個方面給予政策扶持,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健全糧食保障體系,通過價格支持穩預期、收入補貼保成本、保險擴面降風險,為農民豐收提供全方位保障,讓農民安心種糧、放心種糧。今年前三季度,南溪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增速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劉剛/文 羅平/圖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