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興文縣以2萬畝稻蝦示范區為引領,帶動全縣10萬畝稻蝦產業發展。
川觀新聞記者 寧寧 文/圖
7月29日,以“聚力稻蝦生態產業創新·共推川渝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2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小龍蝦產業發展論壇在宜賓市興文縣舉行。
論壇上透露,去年,我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達2600萬畝,產量為263.36萬噸,產業發展十分迅速。為此,行業專家學者們圍繞政策支持、稻蝦種養模式、養殖技術以及小龍蝦品牌建設等話題進行“頭腦風暴”,為產業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行業技術標準
專家們指出,隨著小龍蝦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網紅菜”,稻田養蝦也已成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實施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暗惨吹?,基于近幾年該產業發展迅速,部分地區小龍蝦已出現難賣和虧本現象。”
對此,重慶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波認為,要高度關注市場動態,從科學規劃上發力,加大政策支持。“譬如,將小龍蝦產業納入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資金支持范圍,將稻蝦綜合種養基地建設列入國土整治、土壤修復、高標準農田等國家項目,分別給予重點支持?!?/p>
同時,制定技術標準、規范產業發展必不可少?!耙贫ㄐ↓埼r生態養殖技術規范,并逐步推行養殖的標準化、規范化和規?;?。”來自重慶的水產專家袁建明建議,還要加快建設一批標準化小龍蝦技術創新養殖示范基地,開展新技術、新設備試驗示范,做好引領帶動作用。
四川省水產局產業發展處處長曾開虎提出,“兩地有共建稻蝦優勢產業帶的基礎,川南地區更要因地制宜發展循環養殖,做大做強川渝特色早蝦產業。”
加強技術難題攻克和品牌建設,推動融合發展
“提高小龍蝦的養殖質量,關鍵要關注它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周群蘭帶來了小龍蝦飼料創制與投喂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她解釋:“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飼料選擇,解決苗種質量退化等問題,攻關技術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提高小龍蝦養殖的質和量?!?/p>
在品牌建設方面,與會嘉賓們達成共識:“要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開展綠色、有機水產品和稻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做大做強稻蝦綜合種養模式下‘有機稻’‘生態蝦’品牌,提升生態優質稻蝦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p>
多位嘉賓指出,推動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也應成為產業發展方向。要探索向醫藥保健、化工與環保等領域拓展,支持發展小龍蝦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同時配合舉辦龍蝦美食節、博覽會等活動,將“稻蝦文化”概念深入人心。
今年上半年,興文縣稻蝦養殖面積達到4.8萬畝,小龍蝦產量4500噸,產值達到3.5億元。
興文縣相關負責人在論壇上做推介時表示,當前正大力推進文旅、康養兩大消費性服務業發展,還將重點招引稻田民宿、小龍蝦美食體驗等項目,把稻蝦綜合種養基地融入“田園綜合體”建設中,加快稻蝦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興文縣以2萬畝稻蝦示范區為引領,帶動全縣10萬畝稻蝦產業發展,并全力構建“苗種繁育、立體養殖、物聯流通、精深加工、餐飲消費”一體化稻蝦產業鏈條。今年上半年,全縣稻蝦養殖面積達到4.8萬畝,小龍蝦產量4500噸,產值達到3.5億元。
興文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打響“四川早蝦”“興文石海小龍蝦”品牌,力爭“十四五”期間,全縣小龍蝦年產量達2萬噸以上,綜合產值達50億元以上。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