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彭瑀珩
“劃算!”打開微信,關注公眾號,填寫投保人信息,支付訂單……不到5分鐘,眉山市東坡區市民鄒玉芬,花59元為自己購買了一份“東坡惠民保”,獲得了最高200萬元的保障。
“東坡惠民保”“惠蓉保”“充惠保”……近日,記者獲悉,目前省內已有13個市州開辦了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俗稱“惠民保”)。
“惠民保”作為一種城市定制型醫療保險項目,旨在解決基本醫保報銷外的部分高額醫療費用。由于該項產品投保門檻和價格低,近年來在我省發展迅速。那么,首批開辦“惠民保”的地方都有哪些實踐?走進更多家庭,惠及更多老百姓,這項保險還需要突破哪些瓶頸?近日,記者展開了調查。
眉山東坡區市民鄒玉芬在線上投保“東坡惠民保”
13市陸續推出
變化:保額更高,保障更多,服務升級
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一次創新嘗試,“惠民保”由地方政府主導或指導、商業保險公司承保、消費者自愿參保的形式開展。
截至目前,省內成都、德陽、南充、眉山、廣安、自貢、攀枝花、內江、廣元、雅安、宜賓、達州、遂寧13個市已推出該項業務,保費59元、69元、79元不等,最高保額100萬元到420萬元。
“2020年成都‘惠蓉保’上線首年參保人數便達到了310萬。”“惠蓉保”承保公司之一——國寶人壽法人及政府業務部副總經理王建國告訴記者,“惠蓉保”是四川最先上線的“惠民保”,兩年來參保人數逐年增多,2021年參保總人數已達到380萬。
除了人數,對比去年,今年已經推出的“惠民保”在投保范圍、免賠額、保障責任等方面也有所升級——
保額更高。南充“充惠保”保額從上一年度的100萬元提升至最高200萬元,新增的100萬元的保障責任為特定高額藥品費用,彌補了上一年度的空白;達州“達惠保”從去年最高保額100萬元提升至最高保額420萬元。
保障更多。“充惠保”新增了20種全自費高額用藥;遂寧“惠遂保”在保費價格維持2021年度的59元不變的情況下,特定藥品種類由15種增至30種。
服務更完善。目前推出的惠民保幾乎都采用“一鍵參保 線上理賠”的方式,理賠實現全流程線上服務。
理賠門檻更低。據了解,成都“惠蓉保”、遂寧“惠遂保”、達州“達惠保”賠付的起付線都有所降低。以“惠遂保”為例,賠付的起付線由2萬元降低為1.8萬元,連續參保人員的起付線降至1.5萬元。
觀望情緒仍然較重
建議:加強部門間信息交流,穩定并提高參保率
幾十塊能保上百萬、不限制投保年齡、可以帶病投保……4月9日上午,盡管某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苦口婆心將“惠民保”的好處推介了20多分鐘,市民張宇仍然放棄了投保,“個人感覺意義不是特別大”。
就拿兩人交談的實際理賠案例來說。2020年,84歲成都市民周阿姨因“更換心臟起搏器”住院治療發生醫療費用6.5萬元,經過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負擔醫療費用為2.4萬元。出院后,她提交理賠申請,獲得“惠蓉保”報銷金近1000元。
盡管周阿姨獲得的賠付遠超于支付的保費,但仍有一些市民和張宇觀點類似,實際賠付金額比想象的少。
參保率不高,這項保險的可持續性也受到影響。“穩定和提高參保率是惠民保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廣元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母淑琴看來,必須引導參保者正確認識“惠民保”,它既是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一項補充,也是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有效銜接的創新之舉,能進一步減輕群眾負擔,特別是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負擔,讓人民群眾看得起病。惠民保和購買其他商業保險并不沖突,而且價格相對低廉,更具普惠功能。
對于如何穩定并提高參保率,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保險學講師楊澤云建議:首先應擴大參保人員的覆蓋面;其次,保險公司要加強與醫院、衛健委等系統的信息交流與溝通,借助保險科技提升惠民保的風險控制能力;再次,保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多方“惠民保”參與者要加強合作,切實為居民提供因地制宜的醫療保障,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滿足消費者更多需求。
“如果越來越貴,就會導致更多低風險人群退出市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保險系副教授陳冬梅說,只有參保池夠大,風險分散才更有效。“既然是城市定制醫療險,理應根據城市實際的患病率、重疾發生率等諸風險因素厘定費率,實現‘一城一價’。”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真正的利民才能惠民
惠民保就是好
滿足消費者更多需求??
目前推出的惠民保服務共完善
惠民保和購買其他商業保險并不沖突,而且價格相對低廉,更具普惠功能!
學習惠民政策,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