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鄭志浩 內江觀察 劉煜瑞 唐廣 攝影報道
2月23日,四川內江高新區高橋街道跳墩社區,國家西蘭花良種攻關內江測試中心內,工人們正在將一茬茬西蘭花收集,通過搬運車運到指定位置進行堆肥。已過收獲期,園區內不少西蘭花植株旁還插上了寫有“留種”的牌子。
“今年這一批西蘭花的‘任務’就算完成了,除了選取表現良好的樣本進行留種以外,剩下來的我們都準備進行堆肥處理,改善測試中心的土壤環境。”內江市賦能新經濟技術產業研究院的運營部工作人員李雨晴說。
作為一種舶來蔬菜,西蘭花種子一直以來都是靠進口。2018年,為實現西蘭花品種國產化、優質化,國家農業農村部啟動了“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項目。2021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開始承擔“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項目四川測試點工作。同年8月,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選擇與內江市賦能新經濟技術產業研究院合作,雙方共同建設的國家西蘭花良種攻關內江測試中心正式落戶內江高新區。
作為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在西南地區的唯一品比試驗點,國家西蘭花良種攻關內江測試中心落戶后,該測試中心按照“一心+二區”的功能布局(一心即智慧農業研學中心,二區即西蘭花種植區、都市農業示范區),集中栽植了83個西蘭花品種,項目將通過幾年時間,集中開展西蘭花種質資源測試與鑒定,選育、推廣1-2種適宜西南地區栽培種植的優良西蘭花品種。
“去年9月,中心選種了第一批西蘭花,并在成熟后開始采集各類數據。”國家西蘭花良種攻關內江測試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收集數據過程中,我們會對植株高矮、葉高葉展、球莖顏色等多種性狀的研判、對比、分析,選擇其中表現良好的品種進行留種。具有產量高、發病率低、口感好等多個優點的品種,將會是重點關注對象。”
一方面要解決西蘭花“洋種子”的“卡脖子”問題,篩選適合西南地區種植的西蘭花品種;另一方面,國家西蘭花良種攻關內江測試中心還圍繞陽臺經濟,嘗試篩選、培育適合丘陵地區種植的觀賞蔬菜品種。
現在的國家西蘭花良種攻關內江測試中心內,圍繞著西蘭花還種植有羽衣甘藍、五彩甘藍等多個觀賞品種,令人目不暇接。
“接下來,我們還會嘗試開展各類甘藍、小番茄等兼具觀賞和食用的品種選育,讓消費者能夠直接帶回家,放在家里陽臺上既可觀賞,還可以嘗鮮。”李雨晴說,該中心還將通過“農業+教育”“農業+科技”“農業+文化”,打造成集農耕體驗、創意農業、農業教育為一體的都市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課外勞動教育基地以及產學研實訓基地。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取代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