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早上,內江經開區漢安大道與甜城大道交叉路口,隨著“潮汐車道”借道左轉交通信號燈的提示,在交警的指揮下,車輛有序進入“潮汐車道”。投用以來,“潮汐車道”有效緩解了過去路口早高峰車輛長時間排行現象,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今年以來,內江各級部門和單位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找準突破口和著力點,探索創新服務模式,積極運用互聯網等新型工具,切實解決民生痛點,不斷完善便民服務體系,讓群眾在發展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辦不成事”窗口 圖片來自椑木鎮便民服務中心
新窗口+新技術 提升服務效率和滿意度
在內江市東興區椑木鎮便民服務中心,8月9日起設立的“辦不成事”窗口成為村民辦事的好幫手。
“怎么辦嘛?結婚證早都不在了。”近日,58歲的李婆婆前來辦理獎勵扶助手續,卻因結婚證遺失影響進程。該窗口工作人員安撫其情緒,并聯系村干部了解情況,等村干部將婚姻情況證明帶過來后,僅用10分鐘就辦理好相關手續。
確保群眾不白跑路,是這個特殊窗口的職責。“工作人員替群眾跑路,專門解決需要跨部門、跨區域辦理的事項。”椑木鎮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剛介紹,椑木鎮選派綜合素質高、服務意識強的人員進駐“辦不成事”受理窗口,為前來辦事的老百姓解決了不少難題。“我們將按照要求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對接,并及時向群眾反饋辦理進度,直到辦結為止。”王剛表示。
為群眾多想一步,內江還讓數據多跑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滿意度。在內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推進下,內江市民住房公積金貸款提前還貸已經實現網上辦理。
職工登錄內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網上業務大廳或內江公積金微信公眾號,直接提交提前還款申請,無需再到網點窗口現場提交申請。截至目前,中心已受理40余筆網上提交的提前還款申請。“中心將繼續加強網廳業務辦理,逐步將更多的服務事項納入網上辦理范疇。”內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內江全面推進審批服務優化,清理規范“最多跑一次”事項1224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100%網上可辦。接下來,內江還將持續推進“一事一次辦”“一網通辦”等政務服務更加便民利企,以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助力政府數字轉型。
隆昌市蓮峰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 姜曉鳳 攝
盤活資源打造平臺 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水請端好,小心燙!”8月25日,在國網東興供電營業廳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志愿者不時為前來接水的市民做出提醒。在這一服務點,市民還可以在“甜城悅讀”區域翻閱書刊。服務點還專門設置了休息站和母嬰室2個輔助服務區。
依托銀行、電力、通訊行業大型商場等服務窗口,內江已建成300個室內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推動室內戶外全覆蓋,內江計劃在今年底前規劃建設29個戶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
借力社會資源援建,內江將在景區、公園、廣場等建設戶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提供應急救助、雨傘租借、免費飲水、手機充電等服務。“此次規劃新建均為標準化戶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已有3個已啟動設計建設。”內江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吸納社會力量援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既能幫助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也彰顯援建企業的責任擔當。
盤活資源打造便民平臺,是內江完善便民服務體系的關鍵一招。“這塊土地閑置好幾年了,我們把它建成了停車場,可以停放80輛車,有效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日前,在市中區新華路社區西二巷小區,一塊閑置地變成了便民智慧停車場,玉溪街道黨工委書記晏華在介紹相關情況時言語中滿是欣喜。
目前,內江已經盤活16萬平方米資產用于保障基層辦公陣地、提升便民服務和支持產業發展等。下一步,內江將聚焦優化資源配置,寫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著力盤活用好鎮村公有資產,為基層群眾帶來更多便利。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點贊內江
關注民生,不斷完善服務體系。
讓人民滿意。
為民排憂除難
逐步將更多的服務事項納入網上辦理范疇。
心中有民,實干興邦。